僅有一輛從超市隨便買的199元的簡易山地車、一本畫滿了圈圈和箭頭的地圖冊、一袋生活必需品、500元的預算,8月26日清晨,26歲的大男孩朱煒奇辭了銀行的工作,帶著華理MBA的錄取通知書和“盤纏”,從青島騎車出發(fā),用時7天,行程800公里終于來到上海。
最特殊的新生報到
“快去
校門口!千萬不能讓學生等我們!”昨天11點才過,華東理工大學工商經濟學院副院長、MBA項目主任黃廬進已經坐不住了。她一邊向電梯口跑,一邊招呼著同事和同學們一道下樓。幾位MBA的老師和3名已經到校報到的MBA新生,捧著鮮花和飲料,舉著數碼相機和DV,在學校大門口翹首等待。
校門口的其他大學新生都詫異地湊過來瞧——還從來沒有哪個大學新生有這種貴賓般的待遇呢。
“來了!來了!”12點17分,梅隴路上出現了華東理工05級MBA新生朱煒奇的身影:一個戴著遮陽帽,皮膚黝黑的小伙子,正騎著一輛滿是泥濘的自行車而來,白色的長袖襯衫已成灰色,自行車后架上兩面小旗迎風飄舞——一面印著青島奧帆賽的標志、一面是華東理工的校旗。
剛出發(fā)時,不少原來的同事和好友對朱煒奇很不放心。
不曾有過長途騎車經歷,連自行車備胎和干糧都不帶,怎么去得了上海?而他只是笑笑,就在自行車后架上捆上100多本宣傳冊上路了。2008年青島將舉辦奧運會帆船比賽,朱煒奇出發(fā)前特地向青島奧帆委要來了這些宣傳資料。“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給當地人送上一本宣傳冊,告訴他們青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請他們關注奧帆賽!
討價還價練口才
“你黑了好多,也瘦了!”MBA中心副主任袁竹君老師曾在去年面試時見過小朱,昨天又見到朱煒奇的身影,煞是激動。話音剛落,眼明手快的MBA新生王艷已經給停下車的朱煒奇送上了花。她和王建、席作詩都是今年剛從山東考入華理MBA的,聽說了朱煒奇的事情后,紛紛趕來迎接這位素未謀面的老鄉(xiāng),又是提包,遞水,又是推車。
“哎呀,我800公里路都挺過來了,最后到教室的這段路還是讓我自己完成吧。”看到如此熱烈的歡迎場面,小朱滿臉驚喜。不過他告訴記者,從山東到江蘇再到上海,這一路上,他遇到的都是像華理師生這樣的熱心人,社會就像是個大校園。
這7天半來,朱煒奇日行約100公里,興致特別高時,還連續(xù)騎過150多公里。沿途的許多汽車司機都提出載他一程,盡管都被謝絕了,但萍水相逢的熱心人總讓小朱感到振奮。第一天傍晚,朱煒奇的車在青島膠南市泊里鎮(zhèn)爆胎。他向一位老大爺詢問修車處,便攀談起來。得知朱煒奇的情況后,老大爺立即表示:“今晚就住我家!”盛情難卻,小朱當晚在老大爺家吃了頓豐盛的農家菜!暗缴虾:蟪艘o父母通個電話外,首先要給老大爺寫信報平安!
考慮到人身安全,小朱每天清晨7點出發(fā),騎到傍晚5點,便著手找家店住下。不過,朱煒奇住過最貴的店,也才20元一晚。很會講價的他,和老板套套近乎,還能“殺價”到5元、10元。有的店家得知小朱的情況,還主動降價!斑@一路上我的口才也得到很大鍛煉!
■磨難實錄 6根冰棍充饑
每天早上,喝碗粥、吃個餅,讓旅店老板幫忙灌滿兩壺水,朱煒奇就上路了。中飯則在沿途找個小飯館。不過并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幸運。騎到南通的一個小鎮(zhèn),從早上6點到下午1點,路上愣沒找到一家飯店!眼看肚子叫個不停,他只能不斷買冰棍充饑。所幸,6根冰棍下肚后,朱煒奇終于聞到了飯菜飄香,找到了飯館。
“累嗎?”每到一處,總有人這么問他,可小朱從來不覺得累,總是笑著說:“就是屁股和手痛得厲害!”盡管在自行車坐墊上鋪了一塊棉墊,盡管戴上手套,一路上還經常變換把車的姿勢,但每天夜里,手和屁股都痛得讓小朱睡不好覺。右手無名指常常麻到感覺全無,肩膀、大腿、膝蓋等多處都受了點傷。
第三天是朱煒奇行程中最艱難的一天!澳翘煳姨貏e疲憊,不時停下車在路邊休息。然而每次休息,我都害怕自己會站不起來!彼氤隽艘粋對策:啃蘋果。“我告訴自己,我不是在休息,我有任務——吃蘋果!”一周時間里,5天都在下雨。在太倉,朱煒奇更是遭遇到大暴雨。他停了一天,大雨卻沒有要停的跡象。為了趕上9月4日的報到,他只好在第六天冒雨前進。
成功到達上海時,朱煒奇顯得自信滿滿:“出發(fā)前很多人都勸我放棄,他們告訴我可能出現很多突發(fā)事件,可我卻連一個備胎都不帶!其實,我并不是不考慮困難,但我不怕困難,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解決困難!
■說法 挑戰(zhàn)自我練“膽商”
朱煒奇的新同學、曾經開過公司的席作詩聽了小朱一路上的故事,豎起了大拇指:“原來還有這么一種活法!你是個英雄!”另兩位老鄉(xiāng)同學張建、王艷則打趣道:“這次你一個人騎車來上海,等明年放假,我們和你一起騎回山東!”
小朱的做法在同學們看來是壯舉,但在老師們眼里:“朱煒奇這么做并不是逞英雄!比A理MBA中心主任黃廬進告訴記者,小朱在青島快出發(fā)時,就聯(lián)系過她,她當時就覺得小朱的計劃很周密,具備可行性。
這次活動,也是MBA在統(tǒng)籌能力、應變能力方面應該受到的考驗和訓練。她當時還給朱煒奇寄去一面印有校名的小旗,讓他插在自行車上。“這可以使路人了解他的壯舉。如果出現緊急情況,也能證明身份!
華理研究生院學生處的李蓉老師則認為,現在的研究生普遍缺乏社會鍛煉,除了專業(yè)學位的知識教育,應該更多地接觸社會,通過各種實踐來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袁竹君老師分析說:“完成單騎長途旅行的過程本身也許并不難,但人們常把它想像得很難,關鍵是有沒有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這很像MBA課程中的野外生存訓練,能夠提高‘膽商’和心理承受力,也是現代企業(yè)家精神的體現!
“另外,小朱在中途實在累得不行了,他想到用啃蘋果的方式提醒自己,這種心理暗示技巧,以后我們上課也會學到!” 作者:□晚報記者 許可臻 實習生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