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城市居民自認“中產”中產階層日均多工作兩個小時面臨巨大壓力 晚報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5.5%的城市居民認為自己是中產階層,其中,自認為屬于中上層的占14%,自認為屬于中中層的占43.1%,自認為屬于中下層的占
28.4%。 該書作者之一,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生沈暉認為,這個數(shù)據說明當前我國的“中層意識”占據了社會主流。
對于有這么高比例的人自認為屬于中產階層,沈暉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當代中國人的社會心態(tài)是穩(wěn)定的,盡管存在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但這種不均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案母镩_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绷硗猓@與中國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關,富的不說自己富,窮的不說自己窮,覺得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然屬于中間位置了。
調查還發(fā)現(xiàn),認為自己屬于“中中層”和“中下層”的共占68.6%,“人們的自我階層認同有向下傾斜的趨勢!
中產階層占就業(yè)人口11%
中國中產階層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為11.9%,近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公布了這一數(shù)據。
該數(shù)據是依據以下標準得出這一結論的:經濟上月收入5000元;職業(yè)為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或技術專業(yè)人員、黨政機關公務員、企業(yè)技術人員、經理人員、私營企業(yè)主;接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
專家認為,如果中產階層能夠達到就業(yè)人口的30%左右,就能夠成為推動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引導社會消費、穩(wěn)定社會形勢、定型社會規(guī)范及主流社會價值觀的社會結構的主體力量,“這個比例是理想的橄欖型社會中中產階層的最佳比例!
中產面臨巨大壓力
《中國中產階層調查》顯示,我國中產階層在工作上投入巨大,工作時間顯著多于中產以下階層。
調查樣本總體的人均工作小時為每天6.79小時,而收入中產平均工作時間為8.04小時,職業(yè)中產為7.58小時,學歷中產7.27小時,進入收入、職業(yè)、學歷三重意義上的標準中產階層,日均工作時間則高達8.51小時,比中產以下階層的日平均工作6.46小時高出2.05小時。
此調查結果顯示,中產階層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對此,專家認為,這是由于中產階層的“成就動機”比中產以下階層強烈造成的。中產階層具備了較高的文化、技術素質,有能力改變生活,這也促使中產階層更拼命工作。此外,中產階層在消費上比中產以下階層要多,所以經濟上的壓力也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