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眾系列車型降價,使廣大消費者剛剛有些麻木的價格神經(jīng),又再度敏感起來。汽車價格,這動不動就幾萬、幾萬地降身價,到底有多少水分,究竟有沒有底價?
商品的銷售價格在經(jīng)濟學上有這樣的理論,即銷售價格除成本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同級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價格、產(chǎn)品
的市場定位、市場份額的預期值等。
這條理論在汽車銷售領(lǐng)域尤其明顯。這就是為什么會有去年車市降價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為什么有的車明明是在賠錢卻還在熱火朝天地賣,有的車就是賣不動也死扛不降價。有成本原因,但更多的是市場份額的考慮,是品牌、身份、地位的顧及。
汽車定價是個令廠家很頭痛的事,舍棄什么、抓住哪些,要反復權(quán)衡各方輕重。國產(chǎn)寶馬上市之初被奧迪A4頂了個高價,銷售受阻后驚天一降10萬元。雖然在國際市場上寶馬比奧迪的品牌地位高,但在中國這匹寶馬確實是晚來了一步。9月寶馬新3系上市將再度考驗華晨領(lǐng)導層的市場把握力,品牌、份額還是銀子,究竟定個什么價,博弈間與成本已毫無關(guān)系。
即便是說回到成本上,這里面的道道兒也深得很。雖然我們可以大致搞清成本的構(gòu)成,但在計算方法、計算時間上也是千差萬別的。
汽車零部件成本是最直觀的成本,鋼板、車架、發(fā)動機、變速箱,甚至小到方向盤、座椅、CD、燈泡等,這些采購、制造成本是看得見的,如果您愿意花番心思也是可計算的。但另外一些如上海大眾波羅的激光焊接有108米長,一條焊接生產(chǎn)線的成本投入比普通點焊高N倍,一汽大眾30億元打造的PQ35平臺生產(chǎn)線,如何體現(xiàn)在每輛開迪車上呢?廣告費、公關(guān)費、儲運費等市場營銷費用,雖然可用營銷額的百分比控制,但轉(zhuǎn)嫁到您買的那輛車上,您也是心疼的。說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如歐元、人民幣等匯率變化,進口關(guān)鍵部件的采購成本就會有漲跌,鋼鐵、玻璃等原材料漲價,零部件采購成本就會受牽連,銷售不暢,庫存費用、金融成本就會加大,諸如此類的因素,并不會立刻反映到車價上。起碼要延后幾個月才會顯效,而大多數(shù)情況,廠家會自己消化掉這些影響。消費者很難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