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洞國(1903———1990),湖南石門人。他早在學生時代就參加過“五四”運動。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曾參加東征和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營長、團長、旅長、師長。&n
bsp;   鄭洞國是最早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1933年,鄭洞國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戰(zhàn)役,與日軍浴血奮戰(zhàn),給日軍以重創(chuàng)!捌咂摺笔伦兒,抗戰(zhàn)爆發(fā),他又首先率第2師參加了平漢路保定會戰(zhàn)。1938年3月,鄭洞國率第2師參加徐州會戰(zhàn),在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中戰(zhàn)功顯著,升為第95軍軍長,后率部參加武漢會戰(zhàn)。1938年底,鄭洞國任國民黨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新編第11軍(后改為第5軍)副軍長兼榮譽第1師師長。次年12月,他率部參加昆侖關戰(zhàn)役,指揮榮譽第1師擔任正面主攻任務,同日軍血戰(zhàn)20余日,迭克要點,兩度攻入昆侖關。昆侖關戰(zhàn)役后,鄭洞國升任新編第11軍軍長,旋改第8軍軍長,率部參加鄂西會戰(zhàn),并擔任宜昌以西、宜都以北長江一線防務近兩年之久,多次擊退日軍進攻。    1943年春,鄭洞國參加中國遠征軍被派往印度擔任新1軍軍長。5月中旬,收復緬北要地密支那的戰(zhàn)斗打響。密支那是日軍緬北作戰(zhàn)的大本營,城里城外、地面地下均修筑了永久性堅固的防御工事。日軍借此拼死抵抗,致使密支那久攻不下。7月上旬,鄭洞國前往密支那指揮作戰(zhàn)。他親臨前線,認真觀察、分析守城日軍的防守特點。見日軍依托工事,以逸待勞,打不了就躲進地下,于我不利。于是決定采取針鋒相對的辦法,掘壕推進,分割包圍,逐個殲滅。7月7日,中國軍隊發(fā)動全面攻擊,使用密集炮火,對敵進行地毯式轟炸。日軍通訊設施全部切斷,指揮失靈。8月3日,中國軍隊又發(fā)起總攻,導致日軍全線崩潰,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殺,殘余日軍全部被殲滅。這場攻堅戰(zhàn),摧毀了日軍在緬北最后的戰(zhàn)略重鎮(zhèn),日軍緬北防御體系從此土崩瓦解。    1945年回國后,鄭洞國被派往東北擔任軍職。1948年,在遼沈決戰(zhàn)的重要時刻,鄭洞國脫離國民黨陣營。新中國成立后,鄭洞國歷任水利部參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xié)第三、四屆委員,全國政協(xié)第五、六屆常務委員,第五、六、七屆民革中央副主席,黃埔同學會副會長。    這是1949年拍攝的鄭洞國資料照片。(新華社8月7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