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qū)市民老蘇這幾天一直笑得合不攏嘴:手機和家里電話響個不停,親朋好友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他則不停地解釋:“是巧合!是好事!老天也不想讓他們分開。
老蘇家有一對孿生兄妹,今年一起參加了高考。7月28日,他們同時等到了只有一字之差的錄取通知書,都來自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jīng)濟人文學院日語
系。巧合并不僅僅是這些,此前他們都是甘泉外國語中學的學生,雖然兩人一個讀了文科,一個讀了理科,但兩人的高考成績僅僅相差7分!
開心、難過互有感應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告訴你,我們有心靈感應!"見到記者,哥哥蘇世煒主動"報料"。坐在一旁的妹妹也笑著點頭贊同。蘇世煒見記者有些半信半疑,連忙聲辯:"不騙你!雖然不在同一個地方,但我們?nèi)詴瑫r開心、難過;我們還會一起生病,你看今天我感冒了,而我妹妹昨天感冒……小時候我們的心靈感應還要更多呢!"
妹妹蘇世王君補充說,兩人一起看電視時,常常會同時說出相同的話。比如前幾天看《名偵探柯楠》,當電視畫面掃描到地板時,兩人忽然異口同聲地說:"是象棋圖案!"這是卡通片里柯楠探案的一個線索,被兩人同時發(fā)現(xiàn)。
見記者還是不大信,蘇世煒又開始舉例:小時候,有一次自己調(diào)皮,在閣樓上被爸爸打了幾巴掌,在樓下對此事毫不知情的妹妹忽然哭了起來。平時,自己在學校里和同學聊天的時候產(chǎn)生了口角,回家后妹妹會告訴他在那一時間她心情變得很沮喪;自己走在路上忽然有放聲大笑的沖動,回來一問,妹妹當天小測驗考得很不錯……
聊天時,蘇世煒一直盯著電視機,記者問他,"看電視時,你們會搶遙控器嗎?"蘇世煒笑著回答,自己平時不怎么看電視,往往是自己在樓上用電腦上網(wǎng)玩游戲,妹妹在樓下廳里看電視。蘇世王君補充道:"不過我們也會一起看電視,比如《名偵探柯楠》、《還珠格格》。其余大部分時間他讓著我,他喜歡看足球,這時一般我讓著他。"
高考志愿并非刻意相同
爸爸蘇盛余是工商普陀分局桃浦工商所一名職工,他笑著說:"他們倆是1987年7月31日出生的,出生時間只相隔兩分鐘。因此,錄取通知書也成了他們的生日禮物。
小時候,他們會同時生病。6個月大的時候,其中一個得了黃疸,不到一天時間,另一個也得了。類似的巧合太多了!上初中,根據(jù)就近入學原則,兩人都要搖號選校,竟然都進了甘泉外國語中學;初三時,兩人不在一個班級,但卻同時入了團。"
老蘇告訴記者,同被上外賢達學院錄取,真像是"老天安排"。兄妹倆高中三年前兩年在同一個班級,到了高三分文理科,哥哥選了政治,妹妹選了化學。兩人的高考成績分別是457分和450分,其實兩人填報的志愿并沒有刻意相同,妹妹是被二本一志愿錄取,而哥哥被二本二志愿錄取。
心理學家:一切源于巧合
"說實話,對于你說的心靈感應,我只能說是巧合,沒法給出科學的解釋。"華師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葉斌對此表示,以前自己在報上、網(wǎng)上多次看到過類似報道,但至今還沒人對此進行科學研究,"畢竟概率太低,即使是普通雙胞胎,發(fā)生率也不過百萬分之一,這樣的雙胞胎,尤其是龍鳳胎,太難找了!"
目前有所謂"超心理學"理論,但并不可信。"或者,相同的內(nèi)因和外因是引發(fā)巧合的最重要原因。我看過資料,有的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也會心靈相通,這可能也是另一種表現(xiàn)。"
(記者李征 小記者邵菁 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