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誠 唐代道士杜光庭所撰《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是一部宗教地理學(xué)著作,其中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釋,一為“山桑山”。這“山桑山”,作者言“在萊州嶗山萊山,仙公會真處”。唐代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萊州,即墨縣”條目下載:“大勞山,小勞山,在縣東南三十八
里。晏謨《齊記》曰:‘太白自言高,不如東海勞’。昔鄭康成領(lǐng)徒于此!庇炙未短藉居钣洝芬嘤洠骸扒厥蓟实莿谑⑸揭酝钊R”,學(xué)者以為這“嶗山萊山”即秦漢史籍所云的“勞盛山”,即勞(嶗)山。嶗山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 嶗山自古就有“海上仙山”、“神仙窟宅”之美譽。先秦前就傳言有神仙異人寄蹤此地,而嶗山真正以仙異聲聞天下則在宋元后。慕仙能神技來嶗山求道者甚眾。關(guān)于嶗山修道者神異仙術(shù)的傳說尤多,山林叢莽,墟落坊間,好之者言播懷羨。其間為弄墨文人信手著錄篇目,翻閱典籍常可遇之。如以“嶗山道士”為文題者有三。
一為清初蒲松齡《聊齋志異》中之《勞山道士》篇:為王七學(xué)道嶗山所見,師傅與人飲酒,日暮昏暗,師傅剪紙貼壁上化月,“光鑒毫芒”。拋筷月中,美人冉冉出,“纖腰秀項”,翩然舞,清越歌。師傅等又移席月中,眾人仰視,須眉可見。月淡隱后,舉燭,唯見師傅獨飲。王七不耐清苦,乞歸求傳道術(shù),師傅傳以穿墻術(shù),回家試之無驗。
一為蒲松齡同鄉(xiāng)、相識王士的《池北偶談》中之《嶗山道士》:高密張生讀書嶗山道觀中,一日買二牛,苦于無人送回山外百余里家中,觀中一“形貌丑怪”、砍柴的老道士言愿送歸,話語間,牛不見。張生歸家,家人稱牛為一道人送回。張生算計時日,為二人說話時。張生講《易經(jīng)》,道人搖首。生拜道人為師,得《易》學(xué)精髓,名擅一方。一日薄暮,雷雨中,天神數(shù)百人繞道人房做禮拜狀,翌日,道人杳跡。
此二則,人皆熟知,述之從略。還有一則在民國四年版姜泣群選輯的《虞初廣志》中,題為《勞山道人》,作者王,《虞》書取材明清,著者應(yīng)為明清人。故事大意是:一盲童聞勞山多異人,前往求師。道人疑其意志不堅,童子指天盟誓。道人拋三針于山澗,言童子若能悉數(shù)覓到,則目盲可明。童子“無間寒暑”每日只在山中摸針,“手足重繭,肌膚皴裂,不以為苦。”終于數(shù)年后摸得一針,道人勸勉不要懈力。年余,又摸得一針,數(shù)日后,第三針亦覓到。童子狂喜,“雙目豁然頓開”。童子稱謝師傅異術(shù),道人辭曰:“志一則神凝,神凝則精氣足。而慧光內(nèi)結(jié),雙目自可復(fù)明!
這則故事實則是嶗山北麓鶴山“摸錢澗”傳說的變訛版。民間傳說,目盲者為徐復(fù)陽,師為道人李靈仙,不過拋灑的不是針,而是銅錢,數(shù)目為十二。徐復(fù)陽三年辛苦摸回,目開見物。據(jù)說徐復(fù)陽后遇張三豐得真?zhèn),?chuàng)立了嶗山道教的“鶴山派”。今鶴山“摸錢澗”旁,游人絡(luò)繹。
眾多瑰奇的嶗山道士神仙方術(shù)的傳說,無疑使這座風(fēng)姿綽約的海上仙山增添了如許縹緲空靈的出世夢幻,更讓于山中的游者多了份期遇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