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靈戰(zhàn)役期間,日軍在這里配備的兵力為一個完整的中隊,除守住核心區(qū)外,還在周圍約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設了5個觀察所,每個觀察所派兵9人左右,由一個伍長(約相當于
班長)率領。這是淶源縣除縣城外日軍駐兵最多的據(jù)點。    9月22日白天,這個據(jù)點的日軍得到了八路軍出動偵察班進行活動的情報。中隊長稅所三郎不知八路軍要干什么,但還是小心為妙,便立即傳令:全中隊進入“非常警備”狀態(tài)。并組織了5個預備小組和兩個機動戰(zhàn)斗小隊,計劃槍聲一響,預備小組立即分赴各觀察所,機動小隊伺機出擊。
   晚上8點,槍彈果然從附近山頭向各據(jù)點射來。三郎大尉為自己早有提防感到萬幸,立即指揮各預備組充實前沿的各瞭望所。
   在插箭嶺東側二三公里處的長城腳下,還有一個日軍據(jù)點,叫白石口。
   白石口也是一座四周由內(nèi)長城環(huán)衛(wèi)的軍事要地,西面沿長城與插箭嶺連接,東面沿長城與浮圖峪(三甲村東側)相連,北面有一條大路通往淶源縣城,兩地相距十余公里。
   與插箭嶺不同的是,白石口僅東西兩側為陡峭的山崗,南北走向則是一段寬約40米的干河灘,為一條天然的大道。這也是該處稱之為“口”的由來。
   白石口由于處在插箭嶺、淶源城、三甲村這三個主要據(jù)點之間,又有大道同縣城相連,故駐兵不太多,約日偽軍七八十人。在軍隊系統(tǒng)上也屬于地方警察隊,而不是隸屬于旅團系統(tǒng)的守備隊。
   在插箭嶺受到攻擊的同時,白石口也受到了攻擊。他們緊急向一步之遙的日中隊求援。三郎中隊長自顧不暇,又哪能派兵去增援呢?
   凌晨,白石口警察隊再次緊急求援,并報告說,已有一座堡壘被八路軍攻克,現(xiàn)正在村莊與共軍對峙。
   打了一夜,三郎中隊長發(fā)現(xiàn)八路軍的人數(shù)雖不少,但進攻能力并不強,武器裝備較差,特別是手榴彈的質量尤為低劣,即使在腳底下爆炸,也死不了人。因此,他決定派韋澤小隊長率兵23人去增援白石口。
   9月23日清晨7時,韋澤小隊出北門,沿長城北側向白石口出發(fā)。剛走一二里路,就在一個山頭下受到了阻擊。左沖右闖,怎么也繞不過這個山頭。
   三郎中隊長得報,又在上午11時左右派出吉田小隊,但還是闖不過去。
   打著打著,天快黑了,只見北面大路上慌慌張張跑來一隊人馬,約60人。定神一看,原來就是白石口警察隊的殘部。
   白石口已經(jīng)失守,增援不再需要,三路人馬會合一處,往據(jù)點內(nèi)撤。
   他們剛一轉身,后面的槍彈、手榴彈就緊隨而來。等他們邊打邊退,撤進據(jù)點時,尾隨而來的八路軍趁勢占領了北門外兩個瞭望所的陣地。通往淶源的惟一一條公路的出口處由此而被堵住。
   “八路軍的,土八路的干活,中隊長,明天我們就去把陣地奪回來!蓖寺奋娫谝巴獯蛄艘徽斓捻f澤小隊長發(fā)現(xiàn)與之作戰(zhàn)的軍隊不是八路軍的主力,便積極地向中隊長請戰(zhàn),以挽回今日一天才前進了一二里路的影響。
   “不行,八路的大大狡猾,他們的引蛇出洞計謀大大的厲害。今天出擊,丟了兩個城外陣地,明天再出擊,門也守不住了!
   自9月23日先后派兩個小隊出擊后,這個日軍中隊就閉門死守,再也不派一兵一卒出城。
   日軍經(jīng)淶源城向抗日根據(jù)地進犯,共有3條路線,即三甲村、白石口、插箭嶺。其中直逼根據(jù)地腹地的是白石口和插箭嶺。白石口這條路自古以來就是一道大路,是日軍進犯根據(jù)地的主要路線。阿部規(guī)秀中將那次率軍1500多人進山,就是從白石口走的。其他日軍的多次“掃蕩”亦是如此。再加上插箭嶺地勢險惡,故在八路軍的攻擊目標中,并沒有把插箭嶺作為必克的對象。攻打插箭嶺,主要是牽制日軍,不許它亂走亂動,干擾攻擊白石口、淶源城附近其他據(jù)點的行動。所派出的軍隊,也不是主力部隊,而是游擊三支隊。只是為了幫助這支游擊隊提高作戰(zhàn)水平,才派了一個主力連來帶著他們打。
   攻打白石口的同樣也是游擊三支隊。9月23日拿下白石口后,他們開始集中力量攻擊插箭嶺。
   在插箭嶺至淶源的公路上,有一個日軍據(jù)點叫張家峪,居兩地中間稍靠近淶源城的地方,駐有1/3個中隊的日軍。顧名思義,張家峪也是一個山口,是淶源城連接插箭嶺的主要關卡。
   攻打張家峪的戰(zhàn)斗在總攻擊的那個晚上就開始了。攻擊部隊為一個營。但一直到9月24日還沒攻下來。
   9月25日,該營轉攻劉家咀,淶源城西面的一個據(jù)點,攻擊張家峪的任務轉交給2團。2團剛打完三甲村之戰(zhàn),打中莊的任務還沒完成,兵力不夠,便將在插箭嶺指導游擊隊作戰(zhàn)的那個連抽回。
   9月26日,2團主力向張家峪進攻。敵困守房屋,未得成功。27日,再次發(fā)動攻擊,終于將據(jù)點拿下。
   張家峪一下,插箭嶺就更加成了一座孤堡。
   游擊隊的戰(zhàn)士們聽到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消息,斗志倍增,不顧自己尚缺乏攻堅的經(jīng)驗,于27日晚向插箭嶺發(fā)起總攻。他們共出動約700人馬,兵分3路,從石城墩(南)、三角山(西南)、楊家川(西略偏北)向敵軍的高城深壘沖去。
   通過這幾天的對射,他們的射擊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日軍的彈藥不足,游擊隊在沖擊時把敵軍的火力壓下去了,并很快就沖到了城墻底下。
   9月28日,大批日軍進入淶源城。
   29日,淶源城日軍出動1500人,進至插箭嶺、西莊鋪、下北頭之線。插箭嶺解圍。
   事后,日獨立混成第2旅團司令人見與一中將通令嘉獎插箭嶺守備隊,表彰他們“孤軍死斗整七晝夜……官兵相繼傷亡,彈藥漸告缺乏……終于完成守衛(wèi)中隊防御中樞的重任”。這也是日軍戰(zhàn)史資料匯編《華北治安戰(zhàn)》關于百團大戰(zhàn)中的惟一一道嘉獎令。
   對日軍來說,為什么一個距縣城僅十多公里的軍事要地會“孤軍死斗整七晝夜”,并面臨“官兵相繼傷亡,彈藥漸告缺乏”的絕境呢?為什么整個淶源地區(qū)又只有這里的戰(zhàn)斗還有稱道之處呢?為什么在正太戰(zhàn)役之后,仍能使共軍“對蒙疆地區(qū)(進行)如此大規(guī)模的、有統(tǒng)一部署的進攻”,并“約有三天時間,使共軍得以自由行動”呢?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中將對此進行“深刻反省”道:
   這次作戰(zhàn),因敵乘我減少兵力(注:9月12日,駐蒙軍曾將主力集結于包頭、安北、固陽地區(qū),以防備五原傅作義部隊乘百團大戰(zhàn)之機發(fā)起進攻。20日,日軍判斷傅軍不會進攻,遂令各部隊返回原防。9月22日淶靈戰(zhàn)役爆發(fā)時,一些部隊尚在歸途中)及當時各大隊長(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正在張家口開會之機,所以,在開始時部隊行動不太協(xié)調;(通訊聯(lián)絡被切斷,情況不清,各警備隊獨自為戰(zhàn))增援兵力,又因摩托部隊從包頭來遲,故約有3天時間,使共軍得以自由行動。但是,回顧平時各種警備措施,也確有下列不令人滿意的缺陷:
   (1)各警備隊在民眾工作……收集情報方面,應反省之處甚多。
   (2)前線部隊的防守設施一般都很不完善……這次陷于悲慘命運的被殲部隊,都是因地形不好和防御設施不善所致。
   (3)前線守備部隊的彈藥貯存太少。作戰(zhàn)兩日即告不足,只能怠戰(zhàn)。
   (4)對敵方兵力估計過大。為此,作戰(zhàn)行動有失之于過度謹慎。
   有人認為,百團大戰(zhàn)第一階段對正太路的大破襲是必要的,第二階段則不應再打了。結合上述敵情看,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事實證明,百團大戰(zhàn)第一階段的巨大勝利和巨大影響,使敵軍的兵力、物力大為空虛,并產(chǎn)生了對我方“兵力估計過大”的恐懼心理。是抓住時機主動出擊,以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還是等敵人喘過氣來進行瘋狂報復。利弊得失不是很明顯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