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水皮曾經說過,以中國現(xiàn)有民間資本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時支撐兩大泡沫的,房地產的泡沫一天不破,中國股市就一天不會有行情。
話是說的有點絕對,但是道理就是那樣,而且最近四年的市場對比就是如此。中國股市擠泡沫的過程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炮制泡沫的過程,F(xiàn)在的情況是股市在低位徘徊,房
市在高位徘徊,不僅狀態(tài)、氛圍,就是“口水仗”的打法,所謂的理論依據(jù)都和2001年初的情景一模一樣,不一樣的是當時房市在低位徘徊,股市在高位徘徊。
什么叫輪回?恐怕這就叫輪回。
股市在該跌的時候跌了,房市在該跌的時候也會跌的。股市在該跌的時候,不用周小川擠泡沫也會跌,房市在該跌的時候,不用國務院的“國八點”也會撐不下去的。因為不管股市也好,房市也是,說到底,不過就是經濟現(xiàn)象,而任何產業(yè)都有經濟周期,漲多就會跌,跌多了就會漲,這就叫經濟規(guī)律。
2001年的時候,上證指數(shù)到了2245點,市盈率平均將近60倍,指數(shù)當然就沒有了上行的空間,而國有股減持卻想搭順風車更說明市場的狂熱連財政部都眼紅,指數(shù)又怎么穩(wěn)得住?就算周小川不集中打擊莊家操縱行為,就算央行沒有集中清理違規(guī)流入股市的銀行資金,投資者自己難道就沒有腦子?
狂熱,永遠都是暫時的。
2001年的時候,上海的平均房價是多少?是每平方米3200元,比全國第一的北京足足低了1500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這意味著在北京買一套商品房的錢在上?梢酝瑫r再搭一套房改房。
現(xiàn)在上海的房價是多少?
水皮不知道,因為上海房價的數(shù)字像魔術師手中的魔杖一樣多變。有人告訴是6800元,有人告訴你是8800元,而上海老百姓心中明白,他們所謂的市區(qū)房價早就沒有在10000元以下的。上海的房價早已進入“沒有最好,只有更貴”的博傻狀態(tài),豪宅均價以40000元為標準,最高80000元參照的是舊金山的海景樓盤價。憑什么以美國為參照系?憑的據(jù)說是上海未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全世界只有一個上海。
必須為上海的房價說一句公道話,始自于2001年的房價上漲不僅是上海一個地方,也不僅僅是中國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的“集體癲狂”。英國《經濟學家》雜志6月18日發(fā)表文章稱現(xiàn)在全球的泡沫是空前的。據(jù)估計,“發(fā)達經濟體的住房總價值在過去的5年里增加了30萬億美元以上,達到70多萬億。這樣的漲幅相當于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這不僅使得以前的房價上漲相形見絀,而且比20世紀90年代末的美國股市泡沫更為嚴重。換言之,這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泡沫。”
并非巧合的是,全球性的房地產市場“集體癲狂”是在2000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之后發(fā)生的,而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也是在2001年中國股市的泡沫破裂之后開始起步的。
更不可能是巧合的是全球性的房地產泡沫現(xiàn)在正面臨著破裂的危局。為什么?因為“許多國家的房價抬得過高。最引人注目的證據(jù)就是房價與租金之間的巨大差距。房價與租金的比例相當于住房市場的‘市盈率’”。計算表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西班牙、荷蘭、愛爾蘭和比利時,不但房價/租金比率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水平,就是房價/收入的比率也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水平。
有沒有人計算過上海房價的“市盈率”現(xiàn)在是多少呢?上海的房租這幾年的漲幅又是不是跟得上房價的漲幅?上海人的收入這四年中間人均漲了又有多少,是3倍還是4倍?
水皮有很多的上海同學和朋友,他們都有住房,房價的上漲對于他們而言都是紙面財富,既不當吃又不當用。因為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效用并沒有提升,面積還是那個面積,居住條件并沒有改變。除了少數(shù)的投資客,房價的上漲對于普通的自住民而言只會增加改善住房條件的成本,因為上海的老百姓不可能把房賣了住到馬路上去,更不可能住到新疆或內蒙古去。
姚綠綠是水皮的朋友。海歸的姚小姐在合資基金公司中任職,收入不菲。上海人姚綠綠卻寧愿租房住,也不愿在現(xiàn)在買房住,因為她聲稱自己不是“豬頭三”。
王林也是水皮的朋友。做投行的王林經常往來上海與北京之間,談到上海的房價他就憂國憂民,“一套房套住三代人”就是他的總結。對于工薪階層而言,買一套商品房意味著要動用父母輩一生的積蓄,付首期,自己和下一代用勞動收入付分期。有多少“阿拉上海工薪族”具備市區(qū)購房的能力,上海原住民的邊緣化不要來得太快哦!
現(xiàn)在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談房價的調控和走勢都繞著上海走,好像上海是個特例,不具普遍意義。實際上,從投資學的意義上講,永遠是少數(shù)決定多數(shù),上海是標桿、是旗手、領漲股。不談上海談房市,不是緣木求魚就是裝傻充愣。最有意思的是,有關部門組成的房價聯(lián)合督查小組居然沒有去上海,而建設部總經濟師謝家瑾提到上海時,居然是為上海房價每平方米下跌3000元辟謠,并指責媒體惡炒調控政策有刻意誤導之嫌,穩(wěn)定房價政策不是打壓房價政策。
“究竟是誰在誤讀房產政策。”這是新華社記者評論的題目,因為記者的走訪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不少地方政策都在為當?shù)氐姆渴小白o盤”,為開發(fā)商打氣。
2000年的時候,北京的房價上漲325%,均價達到4700元,當時擔任建設部房地產司司長的謝家瑾警告說,國家不會對上漲過快的房價坐視不管的,因為房價上漲過快會挫傷居民購房的積極性,不及時解決,將影響中國的房改進程與啟動個人消費。謝家瑾非常認真地指出,北京申奧成功和中國加入W
TO對房地產市場有一些影響,但絕對沒有開發(fā)商和有些媒體炒作的那么大,每平方米的價格漲到2萬元是不可能的,這樣說話是不負責任的。
水皮當時發(fā)表的雜談題目叫“謝司長為誰扎針”,肯定了謝司長的講話,但是同時也指出,北京3000美元的房子也是有的,現(xiàn)在不僅北京有,上海更多,而且均價遠不止是2萬,而是4萬,最高的到了8萬。
更令水皮感到困惑的是,5年前謝家瑾的講話和5年后謝家瑾的講話好像不是一回事。
穩(wěn)定房價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保持現(xiàn)在高位的穩(wěn)定呢,還是恢復到老百姓能夠忍受價位上的穩(wěn)定,是5年前的穩(wěn)定水平,還是5年后的穩(wěn)定水平,建設部對待房價究竟是一個什么態(tài)度?
還是那句話,任何產業(yè)都有自己的經濟周期,該漲的時候壓不住,該跌的時候穩(wěn)不住,股市是這樣,房市也是這樣,誰說話也沒用。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