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英國首相夫人切麗·布萊爾出版了《金魚缸》一書,描述了包括她自己在內(nèi)的英國多位首相配偶們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官。┚幼〉纳顑(nèi)幕。如今,英國電視臺將以這本書為基礎(chǔ),拍攝一部電視紀錄片,而作者切麗也將因此得到4萬英鎊的報酬。由于近來因賺取各種酬勞金飽受指責(zé),切麗表示,4萬英鎊將全部捐給慈
善機構(gòu)。
英國首相夫人切麗·布萊爾
切麗將親自在電視片中出境
據(jù)英國《泰晤士報》6月26日報道,對英國廣大公眾來說,曾經(jīng)在唐寧街10號居住過的各位首相以及其配偶們的生活充滿了神秘色彩,因此人們很渴望了解其中的各種故事。
2004年下半年,現(xiàn)任英國第一夫人切麗和朋友凱特·哈斯特共同執(zhí)筆完成了一本書《金魚缸》(The Goldenfish
Bowl),講述了包括她自己在內(nèi)的多位首相配偶在唐寧街10號生活的點點滴滴,并表示:英國首相夫婦的日子并不好過。
現(xiàn)在,英國電視4臺準備以《金魚缸》為藍本,拍攝一部兩小時左右的電視紀錄片,而切麗作為這本書的作者、內(nèi)容的提供者自然也將參與拍攝,凱特·哈斯特則擔(dān)任此片的制片人。
據(jù)悉,在這部紀錄片中,切麗將親自采訪英國前首相的配偶中還健在的三位,她們是:前首相安東尼·艾登的妻子克拉莉莎·艾登、哈羅德·威爾遜的太太瑪麗·威爾遜以及約翰·梅杰的夫人諾瑪·梅杰。
電視4臺的歷史題材欄目負責(zé)人哈米希表示:“本質(zhì)上說,這(電視紀錄片)將成為回眸首相配偶們生活的歷史節(jié)目,也將通過歷史的透視,讓人們看看切麗自己的首相夫人生活!
酬勞金捐給慈善機構(gòu)
《泰晤士報》的報道說,由于切麗將是這一電視紀錄片的內(nèi)容提供者、重要參與者,所以預(yù)計可以得到大約4萬英鎊的酬勞金。不過,切麗已經(jīng)明確表示,這筆酬勞金將全部捐給英國的慈善機構(gòu)。
切麗之所以做出上述決定,與近來英國社會各界對她的激烈批評不無關(guān)系。2005年5月底,很多報道都透露說,切麗與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CNN)已經(jīng)達成協(xié)議,將于7月和布萊爾幾乎同期抵達美國,并參加CNN的訪談節(jié)目。屆時,切麗將大侃自己作為英國首相夫人在唐寧街10號的生活,并因此賺取2萬英鎊酬金。
6月中旬,又有消息說,切麗將于7月底飛赴馬來西亞發(fā)表法律演講,并參加一個防治乳腺癌的慈善活動。有傳言表示,切麗可能借參加這個慈善活動的機會,為一家新開張的大型購物中心做宣傳。購物中心老板、馬來西亞億萬富翁楊忠禮此前曾表示要為切麗安排“遠東豪華度假游”。
盡管切麗6月25日表示,她不會為新開張的大型購物中心做宣傳,而準備用其它方式給慈善活動提供幫助,但是這些消息已經(jīng)使切麗成為人們爭議的焦點,很多人紛紛表示,她利用首相夫人身份賺取錢財實在過分。
工黨內(nèi)部也越來越關(guān)注此事,認為切麗為酬金及“免費贈品”參加的商業(yè)宣傳活動的行為對工黨極為不利。不少人指責(zé)切麗的行為讓首相布萊爾尷尬,并且破壞了工黨的形象。
財政大臣戈登·布朗的前新聞發(fā)言人查利·惠蘭說,切麗“迷”上了錢。保守黨領(lǐng)導(dǎo)人克里斯·格雷靈則要求首相布萊爾將切麗的收入公之于眾。他說,如果切麗以首相夫人的身份“賺取酬金”或者享受免費航班食宿等,首相布萊爾有“責(zé)任”公開這些信息。
《金魚缸》內(nèi)容簡介
為了寫作《金魚缸》一書,切麗采訪了在世的首相、首相配偶、他們的孩子以及工作人員,并決定材料的選擇取舍。采訪的問題包括他們在唐寧街10號居住前后的不同、如何在首相辦公地點營造一個家庭的氛圍、是否感覺缺少私人空間等等。
首相的配偶們還被問及首相卸任以后,必須離開唐寧街時的心情以及一些更敏感的問題,如是否曾與首相的政治觀點不同,婚姻上是否曾出現(xiàn)過危機等。
書中透露,作為英國首相及其配偶,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幾乎沒有度假的“權(quán)利”。他們一些興致勃勃的計劃經(jīng)常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國家大事而取消,而如果當(dāng)他們對此表示些許不滿的時候,他們的人氣就會受到影響。
除了不能隨心所欲的享受假期外,首相及其家人的另一個麻煩就是時刻有工作人員跟隨左右。
當(dāng)然,切麗在書中也描述了她自己工作的情況。她寫道:“我要處理很多事情,努力地做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努力做好首相的配偶的角色,還要做律師和負責(zé)一個慈善機構(gòu)的工作!薄坝袝r候很多事情都不能完成,一天里沒有足夠的時間!
此外,書中還表示,唐寧街10號雖然是首相官邸所在地,但并不太像一個居住的地方。切麗在書中說,她非常感謝前首相約翰·梅杰的夫人諾瑪·梅杰,因為諾瑪曾經(jīng)做了很多事情來改變唐寧街10號,使它變得更像一個適宜居住的場所。張春燕
責(zé)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