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交融護育“花朵”
———寫在“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
關愛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維護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是我市政法機關執(zhí)法辦案及為民服務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值“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在此擷取我市公、檢、法、司等部門近
期采取的有效舉措和辦理的典型案件等。
提高孩童的自我保護能力
市公安消防部門組織進行了學校、幼兒園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全市近期檢查學校、幼兒園450余個,發(fā)現(xiàn)和整改火災隱患600余處。期間,市消防支隊編寫了《中小學生消防常識讀本》,各級公安消防部門積極組織中小學參觀消防教育基地,開展消防知識講座,舉行逃生自救演習,并要求各學校和幼兒園開展自查、切實糾正消防違章行為。
膠州市檢察院開展送校進校園活動———該院青少年維權崗的檢察官日前為膠州市第九中學等舉辦了法制與安全教育課。檢察官分析了當前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網(wǎng)絡負面影響等,告誡同學們要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還結合案例告訴大家,在面臨危險或犯罪侵害時,應沉著應對、采取正確的自我保護措施。
嚴打侵害學生的違法犯罪
平度市公安局探索在學校周圍設立警務責任區(qū)———今年以來,已在平度市中小學周圍設立警務責任區(qū)50余個,重在加強巡邏防范和打擊現(xiàn)行違法犯罪活動。3月14日中午,城關派出所駐某學校警務責任區(qū)民警和協(xié)警員在巡邏時,將竄至該校敲詐勒索學生錢財?shù)牟环ǚ肿訌埬、孫某當場抓獲,并依法予以治安拘留。
李滄區(qū)人民法院近日依法嚴懲了兩名綁架小學生勒索財物的罪犯———張某與付某從日照來青干個體“摩的”司機,去年12月23日7時許,二人經(jīng)預謀,將獨自行走的8歲女孩李梅(化名)劫到摩托車上,一路狂竄回原籍,張某通過電話威逼李梅父親往其賬戶上存款5萬元。二人后被公安機關查獲。今年5月23日,法院以綁架罪依法判決張某、付某有期徒刑15年和13年、不得假釋,并剝奪政治權利5年、4年和處以罰金。
判決重在呵護孩子身心
四方區(qū)人民法院日前審理了一起12歲男孩訴父親撫養(yǎng)費案———原告馬小某訴稱,2004年8月父母分居后,父親馬某一直未給付他生活費,他被診斷為哮喘病后,也未給他醫(yī)療費,請求法院判令馬某支付撫育費、醫(yī)療費。法院審理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被告作為原告的父親,在原告未成年且患有疾病時,應給付相應撫養(yǎng)費和醫(yī)療費。被告主張每月給付撫養(yǎng)費200元,與其收入顯然不成比例。法院遂作出判決:被告馬某負擔原告撫養(yǎng)費每月人民幣400元,并給付原告已發(fā)生的醫(yī)療費264元。
膠南市人民法院日前審理了一起變更子女撫養(yǎng)關系案———原告王某與被告陳某于2003年4月離婚,5歲的女兒隨陳某生活。今年3月,王某向法院起訴,以被告無法照顧好孩子為由,要求判決變更女兒撫養(yǎng)關系。法院審理查明,被告將女兒托付給父母照管,自己在外地打工,必然造成對女兒的教育、監(jiān)護等方面不利。從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出發(fā),法院依法判決變更撫養(yǎng)關系,孩子隨原告生活。
溫暖之手伸向弱小孩童
市南區(qū)司法局所屬15家律師事務所的130余名律師,近日與27名特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4月19日,律師代表來到即墨市新興中學和金口鎮(zhèn)周瞳小學,走訪看望了結對的特困學生,將律師們捐助的助學金,一一交到他們手中。這批得到資助的學生每人每年將得到700元的資助金,一直到高三畢業(yè)。
平度市公安局的巡警近日將一迷路幼童安全送回家———4月5日晚11時許,巡警駕車巡邏中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幼童在哭泣并全身發(fā)抖,當即將幼童抱上車哄慰。由于幼童說不清家的位置,巡警便帶其在附近村莊四處詢問。經(jīng)過近3個多小時的尋找,終于在姜家疃村找到了正焦急萬分的幼童父母。
全力教育挽救失足少年
市南區(qū)人民檢察院近日在辦案中依法挽救了一名失足少年———海濤14歲時因家庭貧困輟學,從外地流浪到青島。一天,饑餓中的他與剛認識的李某、劉某一起盜竊了某酒店價值千余元的鋁合金窗,被查獲。檢察官在提前介入此案中,發(fā)現(xiàn)海濤認罪態(tài)度好,主觀惡性輕,雖已構成犯罪,但情節(jié)輕微。于是,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檢察官向公安機關提出不宜將海濤作犯罪處理的建議,公安機關采納了建議,并會同辦案檢察官將海濤釋放。檢察官將海濤送到市社會救助站,以幫助海濤早日和家人團聚。期間,兩名女檢察官對海濤細致進行了心理輔導和法制教育,使海濤堅定了改過自新的決心。
市南區(qū)人民法院對少年犯實行心理輔導制度———近日,首批17名心理輔導師接受該法院聘請,定期為判處緩刑和單處罰金等非監(jiān)禁刑的少年犯進行心理輔導。除實施集體輔導外,輔導師還與少年犯單獨交談,給予針對性的矯正治療。目前有8名少年犯接受輔導,已見出教育挽救成效。本報記者本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