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知道我去“兩萬戶”之前,懷疑地說,那里都拆完了吧。母親自小在楊浦區(qū)長大,從1949年出生到現在,楊浦區(qū)雖有“下只角”的寒磣和掙扎,卻是母親在山東父親面前賴以驕傲的地方。母親以為消失了的“兩萬戶”,山東父親卻知道它的現狀,告訴我乘坐22路電車可以到。
去“兩萬戶”的路上,跟很多人解釋過
為什么要去,解釋越多,我這點點挽留“兩萬戶”記憶的努力仿佛也找到了意義。
接近下班時間,22路電車不緊不慢地開,這輛車的始發(fā)站和終點站幾次變化,每次變化都和城市變化有關。第一次,為了保護外白渡橋,始發(fā)站從十六鋪縮短到閔行路。這一次,為配合市政建設,終點站從軍工路水產大學門口改道,經過長陽路、內江路、敦化路,?吭陂L白路。
東西走向的長白路不寬,長白一村就在馬路的北邊,說是新村,其實就像是一臺12寸黑白西湖電視機,被拆去了外殼,電路裸露在外面。在已沒了窗戶,人去樓空的隔壁,還有人住,日光燈、鋁合金窗、曬著衣服的晾衣架,涇渭分明。
沿著馬路,一溜白色墻壁把長白一村圍了起來。墻壁上,滿是標語和涂鴉作品,有的地方被不本分的梧桐樹撞開了缺口。長長的墻壁前,只有一個修自行車的攤頭。
長白路的對面是占地31196平方米的歐洲豪庭:韻都城,小區(qū)有714戶住戶。幾年前,這里也是“兩萬戶”。但現在在這群三段式立面造型的建筑中,已完全找不到當年的痕跡。
歷史背景
“兩萬戶”名稱的由來,緣于可以居住2.1萬戶居民。1949年后,市政府根據中央“今后數年內,要解決大城市工人住宅問題”的指示,把建設工人住宅新村作為改善職工居住條件的重點。在楊浦和普陀兩區(qū)建造了大批兩層的磚木結構工人住宅,可容納2.1萬戶、10.2萬余人,俗稱“兩萬戶”。
“兩萬戶”的出現,令入住者告別了棚戶、滾地龍、鴿子窠,這在當年不啻是一件大事。“上海工人的大喜事”,這就是當年《新聞日報》在報道“兩萬戶”落成時的新聞標題。
曹楊新村是最早建成的工人住宅區(qū),之后,從1952年開始,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建造兩萬戶工人住宅,共60萬平方米。以滬東、滬西兩個工業(yè)區(qū)為重點,在這兩個工業(yè)區(qū)防護帶1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時適應顧及滬南工業(yè)區(qū),規(guī)劃了長白、控江、甘泉、天山、日暉等9個新村。
住宅的樣式參照蘇聯集體農莊住宅,磚木結構,有2個公用廚房和4個公用廁所,上下兩層,每層5間房,可住10戶人家。
全市的兩萬戶,楊浦區(qū)約有1.4萬戶,分布在控江路以北,軍工路至大連路之間。從1952年8月15日開始施工,1953年5月竣工?傆嫿ǚ530幢1000個單元(每個單元為1個門牌號)1萬戶,建筑面積28.6萬平方米。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萬戶”里的人口不斷膨脹,住戶已遠不止“兩萬”戶了,一間20余平方米的屋子三代同堂或住上兩三對夫妻,一點也不稀奇。而且“兩萬戶”的廚衛(wèi)設施陳舊,公用廚房位于一樓,十分擁擠;廁所總共只有4個蹲坑,只能充當倒便池。于是,近年來,改造“兩萬戶”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楊浦區(qū)在2002年5月宣布準備動遷“兩萬戶”。全市最大的“兩萬戶”住宅群:鳳城一村已在同年被拆除。如今,只剩下零星的“兩萬戶”碎片可以讓我們重溫。
2005年的上海冬天特別冷
2月21日的上海已被雨、雪考驗過,這對于住在長白一村的尹玉珍阿婆來說,是最怕的天氣。因為一下雨,屋子就漏水,這是老房子的老毛病,物業(yè)也沒辦法,所以80歲的尹阿婆只好買來一堆塑料盆接水用,有時半夜還得起床倒水。
80歲的尹阿婆,原是國棉十七廠的職工。1953年,她成為全廠第二個搬進“兩萬戶”的職工。1960年,她被評為上海市勞模。
從圖門路滿是小商小販的街上穿過,兩萬戶似乎可以從任意的角度切入。從這里進入,能一眼見到全貌,拆了一半的房子里,外地孩子不知愁滋味地嬉鬧;從前的小河、后來的樹林、現在的垃圾場;人們在嘈雜中自然地生活。
70多歲的王老伯1956年搬進“兩萬戶”,從前跟師傅修棕繃床,后來進了廠子做小工,F在年歲大了,身上的衣服還是以前的對襟式樣。
王老伯和尹阿婆是鄰居,門前的老年托兒所已被拆了。尹阿婆的家在二樓,剛分來時,是一樓,但是由于當時的地理環(huán)境實在荒涼,一樓不夠安全,就調到了二樓。如今,狹窄的木樓梯,每走一步,都讓人擔心它的承受力。尹阿婆作飯、上廁所都要下樓,一天數不清要走幾遍樓梯,80歲的她說習慣了。
尹阿婆在“兩萬戶”里住了一輩子,在這間大約20平方的木結構房子里,她送走繼母、丈夫、小媳婦,現在和殘疾的小兒子一起住,說是相依為命,其實更多的是老人照顧兒子。
“我有5個孩子,其中3個是兒子。頭上兩個,一個插隊江西,一個插隊貴州!
尹阿婆說在1953年之前,她和先生在外頭租亭子間住,亭子間中間尖,所以人只能在中間站直。在那間走路都要彎腰的亭子間里,尹阿婆的三個孩子陸續(xù)出生。1953年,廠里評條件,根據人口分給她“兩萬戶”的房子,后來又統一加了9平米,“那時我們一家8口人住,5個孩子,還有繼母,只有一張床,3個小孩陪外婆睡床上。”繼母一直跟著尹阿婆過,她養(yǎng)她老,送她終。
在這間狹小的房子里,尹阿婆一生的悲歡都寫在這里。里面的家具是小兒子結婚時買的,現在已經被雨水淋壞了,而小兒子結婚8年,媳婦病了4年,婆婆伺候了4年。媳婦娘家就在圖門路上,卻因為和母親不和,很少回去。病榻前,倒是婆婆在小心伺候著,甚至連媳婦喜好的麻將,婆婆也小心地捧了去。
尹阿婆小聲告訴我,她舍不得媳婦,逢年過節(jié)還給媳婦燒點紙,“說起來,這其實是迷信的”。
另4個子女都有各自的生活,尹阿婆惟一的牽掛就是小兒子,小兒子每月僅500元的收入,不喝酒,抽點煙。尹阿婆一心想為兒子再討個老婆,卻是不容易的。“我走了他怎么辦啊”?
尹阿婆幸運的是,家里并沒有因為房子爭搶,至少留下的都是溫情的回憶。
“怎么辦?”似乎是“兩萬戶”居民普遍的心態(tài)。在和這片空間相處的幾十年間,許多人在里面得到庇護,在里面演繹了自家的故事,鬧的、哭的、笑的、打的,平常日子卻有平常的生動。(劉莉芳
錢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