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一家青年雜志問我:“你喜歡什么樣的女性?”粗看起來,這問題很好回答,然而待到落筆時,我卻思考了許久。 “我喜歡漂亮的女性!边@回答有錯么?沒錯。因為漂亮的女性使我賞心悅目,就好像是看到了一處美麗的風景。此外,倘又能娶到家來做妻,即等于向世界宣
布了我對于她的獨有,豈不是風光得很?但是……只要漂亮就能讓我喜歡么?甚至……甚至不漂亮的女性我就一定不喜歡么? “我喜歡聰敏的女人。”這回答也沒有錯吧?沒錯。因為聰敏的女性能令我心智大開,跟她們在一起可常常感到思想的沖撞與刺激,那實在也是一種愉悅呢。何況,便是跟她們出去辦什么事見什么人,起碼也可得到一種輕松與默契,那豈不也是一種滿足?但是……但是只要聰敏及至再加上漂亮就能讓我喜歡么?甚至……甚至不聰敏及至再加上不漂亮的女性我就一定不喜歡么?……
于是,我放下筆,靜坐寫字臺邊,在頭腦中把我最喜歡接觸的幾位女性檢點了一下,我發(fā)現(xiàn)她們有的漂亮,有的不那么漂亮,有的甚至于有一點兒丑。至于是否聰敏,其程度亦大抵如是。但她們卻有一個共性———善良。
比方說我的母親吧。她已去世好多年了,我自然是要常常念起她的。她年輕時的照片我見過,按照一般社會評價標準,應(yīng)屬于“比較漂亮”,何況她又是我的母親,自有彼此的深情在;然而卻怪,有一次我偶然發(fā)現(xiàn),我對她的回憶竟主要是她的善良!
典型的一幕,是比方說有要飯的人路過我家門口,我母親就總是請他們進屋,端來熱水請他們洗手洗臉,然后把熱熱的一碗飯和一盤菜讓他們熱熱地吃下……有一回,一位山東來的女子要飯到我家,我母親請她吃飯時跟她聊天,得知她死了丈夫又受公婆和小姑子的氣才逃了出來,聽得兩眼潮潮的,便讓她隨后在我家洗了澡,然后出去把后院里的一位單身漢叫來,請他們考慮能否成親。過后那位單身漢表示不打算同意,我母親才深表歉意地拿了一件自己的比較新的衣服給那位女子穿上,送走了她。
人們常說,善良是一種美德;但在我看來,善良更是一種美麗。就是說,善良使人美麗。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最著名的丑人,但在讀者和觀眾看來,他實在要比那位衛(wèi)隊長和神父美麗得多。讀者和觀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審美感受,顯然是因為他的奮不顧身的善良。
至于生活中不斷涌現(xiàn)的舍己為人者、無私奉獻者及至慈善家們,他們更是因為善良的品性與行為,而令我們深覺可愛可敬!
是他們撐起了我們生活中的美麗,令我們在遭遇丑惡時有助,并確信陽光是不會消失的,且明日更加燦爛!
而女性們,不管是否漂亮是否聰敏,倘其心底里臥著一條毒蛇,那就無論如何也難讓人喜歡;相反,倘是在那并不漂亮也并不聰敏的眼光中時時地流溢出來善良,那就無人不會喜歡。
為此,我終于在霎間之下,堅定地寫下了這樣的兩個字———“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