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普華永道會計公司調查結論認為錯誤判斷油價走勢是“禍首”
昨日,中國航油(新加坡)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油)發(fā)布公告,披露了新加坡普華永道會計公司(下稱普華)所提交的,針對公司發(fā)生期權虧損事件所做的報告。普華在該報告的第一期結果陳述部分(下稱該陳述),闡明了其調查結果。
記者昨日從中航油內部人士處獲得了普華報告的部分內容。在該陳述里,普華從中航油開展衍生品交易的策略、2004年每次期權盤位挪盤的結構和后果、衍生品交易產(chǎn)生的虧損等6方面陳述了自己的看法,清楚地勾勒出中航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淵的。
看錯油價走勢最終走向深淵
2003年3月底,中航油開始投機性期權交易,該業(yè)務僅限于公司里兩位交易員進行。2003年3季度前,由于對國際油價判斷準確,中航油基本上購買“看漲期權”,出售“看跌期權”,產(chǎn)生了一定利潤。
然而,2003年底開始,中航油錯誤判斷油價走勢,調整了交易策略,賣出了買權并買入了賣權,導致期權盤位到期時面臨虧損。為了避免虧損,2004年1月、6月和9月,中航油先后進行了3次挪盤,即買回期權以關閉原先盤位,同時出售期限更長、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權,每次挪盤均成倍擴大了風險,該風險在油價上升時呈指數(shù)級數(shù)的擴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斷高漲的保證金,最終導致了目前的財務困境。
風險管理手冊沒人認真執(zhí)行
普華表示,早在2002年,中航油便制訂了《風險管理手冊》,規(guī)定了對公司衍生品交易的“止損”限額,如果做到這一點便不會發(fā)生這么大的損失;同時,《風險管理手冊》規(guī)定,對新的產(chǎn)品進行交易,必須在一個委員會和總裁的推薦下,獲得董事會的批準。普華認為,沒有證據(jù)表明該期權業(yè)務得到了董事會批準。
此外,普華認為,6個原因造成中航油的巨虧:2003年末對油價走勢的錯誤判斷;看起來好像不想在2004年第1、2、3季報中記入損失的想法,最終導致了2004年的挪盤,公司草率承擔了大量不可控制的風險,尤其是6月與9月的挪盤;公司未能根據(jù)行業(yè)標準評估期權組合價值;缺乏正確、嚴格甚至在部分情況下基本的對期權投機的風險管理步驟與控制;在某種程度上,對于可以用于期權交易(至少在精神上)的風險管理規(guī)則和控制,管理層也沒有做好執(zhí)行的準備。
中航油表示,公司將繼續(xù)全力支持與配合普華正在進行的調查,同時,公司將評估公司風險管理、財務及公司治理結構的職能,并實施適當?shù)拇胧┯枰约訌娚鲜雎毮。記者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