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星海
司馬遷未提,班固造假,孫景壇教授提出———
西漢初,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唯一的統(tǒng)治思想。這是中學課本都有的歷史事實。但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真?zhèn)危暇┦形h校哲學部教授孫景壇提出異議。他在一篇論文中,一掃陳言,大膽
指出:漢武帝從未采納過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更未真的有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實際行動,說漢武帝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完全錯誤的,是一個學術謊言。這一研究成果發(fā)表后,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贊同和反對之聲一直不斷。近日,記者就此問題專門采訪了孫景壇教授。
武帝時的思想轉(zhuǎn)型是“絀抑黃老,崇尚儒學”,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孫教授告訴記者:《史記》是這時期歷史的鐵證,《孝武本紀》雖殘缺,但《儒林列傳》完整,思想史的大事件、董仲舒?zhèn)鞯榷荚凇度辶至袀鳌分,這是唯一可靠的原始史料。
《儒林列傳》中沒有任何關于“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字,只是說,西漢文、景至武帝六年,思想上是“黃老之治”,六年五月“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shù)百人!
這一事件應概括為“絀抑黃老,崇尚儒學”,無法得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結(jié)論。因為這里不僅沒有董仲舒的對策,“絀”在字面上也不是“罷黜”,而是“貶退”的意思。
孫教授說,假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果真存在,那毫無疑問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專制,第一次是秦代的“焚書坑儒”,第三次是“文革”,一、三次都是燒書殺人,而唯獨這次則無,可能嗎?
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史料依據(jù)有誤。
孫教授告訴記者: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觀點的出現(xiàn)大約在班固,成型則在宋代司馬光,班固在東漢,司馬光在北宋,前者與漢武帝時相差為100多年,是兩個時代;后者在時間上則相差更遠。西漢是有信史的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對此未置一詞,整個西漢文史界也都不知道這回事。班固、尤其是司馬光怎么會清楚?
孫教授說,中國史學界有兩大弊端:一是越原始的史料越?jīng)]人信,F(xiàn)在許多人研究漢初不信司馬遷,信班固;研究上古不信金文,信《史記》。二是越是正史越?jīng)]人信。研究歷史不信正史,信史論,用《資治通鑒》取代史學,《通鑒》是史論,不是史。史學界連史論和史都搞不清,是悲劇。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沒有原始史料支持。
支持此說最主要的根據(jù)是董仲舒的五經(jīng)對策,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為班固的偽作。
現(xiàn)在持“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學者,他們最主要的根據(jù)是董仲舒的五經(jīng)對策。孫教授說,對于五經(jīng)對策,他的看法如下:首先,董仲舒是漢景帝時的《公羊》博士,不會再參加武帝時的五經(jīng)(包括《公羊》)博士考試。其次,《天人三策》從考題到答卷,問題大都不能自圓其說。再則,班固用“天子以仲舒為江都相”做對策結(jié)局,不符合五經(jīng)博士對策的規(guī)則。
五經(jīng)博士對策后,第一名要先授博士。班固略去董仲舒授博士問題,是怕露了同一學科、同一個人授了“雙博士”的馬腳!《天人三策》是班固的偽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無法成立。
漢武帝時的“絀抑黃老,崇尚儒學”,與董仲舒沒有牽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