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國家重點高校,占有較多文化、經濟和社會資本的社會階層的子女,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農村學生和弱勢階層的子女逐漸減少。教育資源、教育質量相對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較多農村學生。這表明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城鄉(xiāng)差距從表面的、總量的、宏觀的不均衡,轉移為隱性的
、更深層次的城鄉(xiāng)差距。
這是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于近期發(fā)布的研究結果。
研究表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20世紀90年代以來招收的新學生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呈下降趨勢:清華大學2000年農村學生的比例為17.6%,比1990年減少4.1個百分點;北京大學1999年農村學生比例為16.3%,比1991年減少2.5個百分點;而北京師范大學2002年的農村學生的比例為22.3%,比1990年減少了5.7個百分點。
研究表明,隨著學歷的增加,城鄉(xiāng)之間的教育差距逐漸拉大。農村人口中低學歷人口的比例遠遠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學歷人口的比例明顯高于農村人口的比例,城鄉(xiāng)之間的巨大差距成為我國最主要、最顯著的教育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