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抄抄抄,考試的絕招”,這種灰色童謠在南京的一些中小學廣泛流傳著,一些痞子童謠甚至帶有黃色、暴力傾向,學校和家長十分擔心這種“精神鴉片”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但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灰色童謠的流行有著引人深思的社會背景。專家認為不是孩子在變壞,而是成人社會自
身出了問題,社會、學校和家庭應該及時反思。
灰色童謠席卷都市中小學校
南京一小學四年級學生滔滔經常和同學“分享”痞子童謠,“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不如加入黑社會,有的吃、有的穿,還有美女陪著睡”是最受他們歡迎的一首。滔滔告訴記者:“不會童謠就會被同學看扁,顯得很老土,根本就沒辦法混!”滔滔的母親劉女士一再給兒子講解痞子童謠的害處,甚至為此罰他多做10遍作業(yè),但“上癮”的孩子好像著了魔,每天課間都會與同學傳誦這些歌謠。
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的何老師弄不明白,學校究竟對孩子們做了什么,可以讓他們把《上學歌》改成這個樣子:“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你為什么背上炸藥包,我要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回頭,我就跑,回頭一看,學校炸飛了”。“這些灰色童謠就像鴉片,嚴重侵蝕著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長年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周先生告訴記者,痞子童謠已經成為中小學教師和家長的一塊心病,帶有色情、暴力色彩的童謠將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
何老師說,學生們主要是從網(wǎng)吧和小書攤上看到這些痞子童謠,稍加改編后開始傳誦。灰色童謠給孩子們的心靈蒙上了不健康的影子,也會影響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如歌謠中的“黑色幽默”會讓他們產生消極的世界觀,缺乏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增強反叛心理;暴力和色情童謠就更可怕了,在孩子們還沒有打好心理預防針的時候,這些“先入為主”的低級歌謠將直接影響他們性格的養(yǎng)成。
南京都市心理咨詢中心周正猷教授認為,中小學生不具備對事物進行正確辨別和判斷的能力,缺乏自主意識,摹仿能力卻很強,一旦個別同學開始傳誦,其他的學生肯定會跟著摹仿。但是,痞子童謠的內容格調不高,甚至含有色情和暴力色彩,而孩子的這個成長階段正是性格養(yǎng)成期,心理處于一種不設防狀態(tài),長期熏染必將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留下陰影。這就像廣告一樣,雖然不是每天都在認真聽,但長期的灌輸卻將一些帶有暴力、色情的觀念深深地植入了孩子們的大腦,隨著孩子們不斷成長,很容易養(yǎng)成暴力傾向、沖破心理防線,做出不良舉動。
教育壓力成灰色童謠“靶心”
家長和老師很少注意與孩子的心靈交流,他們在面對社會壓力這張無形的大網(wǎng)時是那樣的迷茫與無助,于是灰色童謠乘虛而入。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雖然一些童謠內容并不健康,但內容卻更接近孩子的真實心態(tài),宣泄了心中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累積起來,卻又無法向家長和老師訴說,他們承受著現(xiàn)代社會的重壓。
教育壓力對孩子們的影響最為明顯,也成為灰色童謠攻擊的靶心。周正猷分析,痞子童謠中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的敵對和叛逆情緒,主要是因為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許多學校和家長都提出給孩子“減負”,結果減來減去卻變成了“撿負”,因為應試教育下的升學率對每個學校來說都是最重要的。10歲左右的孩子,每天做作業(yè)就要熬到9點多,周末還要參加不同的輔導班,一個女孩在寒假期間居然要參加7個“興趣班”,孩子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字就是“累”和“煩”。灰色童謠是孩子們對成人文化的一種“嫁接”,融入了社會上的一些流行元素,以戲謔的方式發(fā)泄不滿情緒,或以變形的手法反映學校乃至社會上的許多不正常現(xiàn)象。盡管痞子童謠的內容是不健康的,卻接近孩子的真實心態(tài),因此更容易獲得認可和流傳。
周正猷說,現(xiàn)代兒童有“心理早熟”的趨勢,“小大人”喜歡用獨特的兒童視角來審視社會,痞子童謠風行驗證的不是孩子在變壞,而是成人社會自身出了問題。它給社會、學校和家庭帶來一種信號:應該及時反思現(xiàn)代社會提供給孩子成長、教育環(huán)境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壓力。特別是網(wǎng)絡、電視、電影等傳媒傳播的一些不良信息,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得不直面“社會信息泛濫、不健康文化滋生、社會轉型期精神迷失”等成人社會困擾。
灰色童謠折射兒童文學匱乏
孩子們只有在游戲中才能得到宣泄,于是各種不健康文化開始乘虛而入。專家們認為,灰色童謠風行校園,與綠色童謠的缺失有直接關系。擦亮孩子心中的灰色天空,不僅要加強家長、學校與孩子的心靈交流,為他們“心理減負”,還要創(chuàng)作大量反映現(xiàn)實、貼近孩子生活的綠色童謠。
黑龍江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王正教授說,童謠作為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的一種“輔助教材”,有著傳播快速、好懂易記的特點,很受歡迎。但現(xiàn)在許多作家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很少有兒童作家真正潛心創(chuàng)作兒童歌謠,更多的則是把目光瞄準了“眼球文學”,導致優(yōu)秀歌謠缺失。綠色童謠長期在校園缺位,痞子童謠自然就會乘虛而入,成為令孩子無法抗拒其誘惑、口口相傳的怪味快餐。
“童謠必須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語言學專家、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鄒韶華認為,一些趣味性差的“說教式童謠”與學生生活嚴重脫軌,語言風格也不能適應社會變化,反而激起了他們的逆反心理,把孩子們推向痞子童謠。兒童文學作家和學校老師應該創(chuàng)作出更多反映孩子身邊生活的綠色歌謠,指引他們擺脫成長的煩惱。 (記者 應志剛)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