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廣州市的一家報紙報道,海珠區(qū)鳳慶坊兩住戶以鏡對峙且鏡子越換越大,其中一住戶掛的鏡子直徑近1米,周圍住戶路經(jīng)時均感毛骨悚然。這樣的事情過去我市也曾有過,當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跡了。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遠親不如近鄰,所以,這兩家鄰居就是有隔閡,有所謂的“邪氣”,也沒有必要用“辟
邪鏡”陰陽怪氣地架在門旁。有疑難可以解開,沒有必要讓風水先生為自己拿主意。這時候,如果到鄰居家進行真誠溝通,相信是可以達成共識的。“辟邪鏡”樹起的不僅僅是心靈的界墻,還加劇矛盾的升級,讓路人感到人心惶惶,得不償失。物質豐盈了,城市化進程加快了,從狹窄里弄搬進網(wǎng)絡空間,心與心的溝通卻疏遠了,溫情脈脈的鄰里關系被淡漠取代,讓人痛惜。
有人會說,現(xiàn)代人都忙于賺錢,哪有時間顧及鄰居冷暖。話初聽有理,卻是一種悖論。人文關懷不僅是長篇大論的巨著,還有小巧玲瓏的短章,只要有心思,再忙也能擠出時間為對方留一點空間。據(jù)悉,在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品味了人情冷漠苦果之后,他們對“鄰里守望”制度很是贊同,這種新型鄰里關系,促進了感情溝通交流,增強了社區(qū)安全感和歸屬感,對預防犯罪和“現(xiàn)代都市冷漠病”大有好處。據(jù)悉,在杭州市,今年還開展了首屆“鄰居節(jié)”,倡導鄰里和睦相處,打破“老死不相往來”的冷漠界墻,倡導健康高尚的精神新風。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社會發(fā)展了,會更注重和諧能力的建設,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的“和”有和衷共濟之意,“諧”有順和、協(xié)調、無抵觸、無沖突之意。“和諧社會”,就是讓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xié)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幫助,氣氛良好。
打碎“辟邪鏡”,倡導友好的鄰里關系,妥善處理家庭矛盾、社區(qū)矛盾、社會矛盾和沖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早日實現(xiàn)精神奔小康。
。ü€y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