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令毛澤東最終選擇西柏坡作為解放中國的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部?毛澤東為什么在延安就知道名不見經(jīng)傳的西柏坡?近日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西柏坡傳奇》一書解開了這些謎團。 毛澤東和女兒在家里演《白毛女》
1943年6月10日,在延安毛
澤東的窯洞里,燈光亮了整整一宿。毛澤東在和自己的女兒一塊兒演戲!氨憋L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窯洞里傳出毛澤東那帶有湖南口音的唱腔。他的女兒扮演喜兒,他自己一會兒演楊白勞,一會兒演黃世仁,兩人一邊演戲一邊研究戲的內(nèi)容。直到深夜,毛澤東仍意猶未盡,又找來其他領導討論劇情。 歌劇《白毛女》取材于晉察冀邊區(qū)廣為流傳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描寫一名農(nóng)村女子同惡霸地主和封建勢力進行抗爭!鞍酌晒谩钡墓枢l(xiāng)就在河北省平山縣。
毛澤東很早就關注平山了
1947年3月31日,當劉少奇和朱德離開他們生活戰(zhàn)斗十多年的陜北,帶領中央工委去尋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腳點時,毛澤東說了一句話:“你們到白毛女的故鄉(xiāng)去吧!”毛澤東把劉少奇他們指向白毛女的故鄉(xiāng),當然并不是僅僅因為《白毛女》這部戲,雖然在此之前毛澤東并未到過平山,連晉察冀都沒有去過,但是他很早就在報紙上關注平山了。山西的《朝陽日報》曾報道過平山縣紅軍游擊隊的消息。1938年7月,《新華日報》再一次發(fā)表了一篇長篇采訪通訊《一個不平凡的縣》,詳細報道了平山縣抗日游擊隊和“平山團”的事跡,平山縣以抗日模范縣享譽全國。
1938年9月,毛澤東到抗日軍政大學作報告,正好遇到了一個平山人。那天擔任“值班”隊長,后來在沈陽軍區(qū)后勤部任職的曹慕堯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作完報告后,毛澤東見他在值班,就同他攀談起來,當?shù)弥瞧缴饺藭r,毛澤東“哦”了一聲,顯得很感興趣。毛澤東說:“我正想了解你們平山的情況,你是否清楚?”曾擔任過平山縣委書記的曹慕堯就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向毛澤東介紹了一番!澳阒缆櫂s臻同志的司令部就設在平山縣的山區(qū)嗎?”“知道。我們縣不斷有人來延安,經(jīng)常帶給我家鄉(xiāng)的消息,八路軍與當?shù)氐娜嗣褚呀⒘唆~水般的親密關系。”
不久,曾被《新華日報》報道過的被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的“平山團”調(diào)陜北擔任延安保衛(wèi)任務,后又參加了南泥灣墾荒、南征北戰(zhàn)和中原突圍,毛澤東曾多次親自接見他們,從他們那里又了解到不少關于平山縣的事情。這一切都給毛澤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同平山親近起來。偏偏這時候平山又出了《白毛女》這樣一個故事。所以,毛澤東在中央工委臨行前,首先想到白毛女的故鄉(xiāng)平山縣,應是情理之中了。
“這個村子叫西柏坡”
劉少奇見到正在平山縣封城村指揮正太戰(zhàn)役的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商定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住址的時候,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白毛女的故鄉(xiāng)在哪里?”“白毛女的傳說就出在平山縣!甭櫂s臻回答說,“平山可是個好地方,甭看喜兒一家窮得過不了年,可這里倒是個富饒的地方。連這里的老百姓都有這么一句俗話———‘平山不貧,阜平不富’,尤其是滹沱河兩岸,真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的‘烏克蘭’!眲⑸倨妗班蕖绷艘宦曊f:“事情原來這么巧。”朱德接著說:“我看一下平山所處的位置。”有人遞給他一張地圖,他邊查看邊說:“要跟全國各地聯(lián)系較為方便的地方,即交通比較暢通卻又不能在大平原上!薄耙紤]到最后指揮大決戰(zhàn)的適當位置!眲⑸倨嬗旨恿艘痪洹!翱催@里,”聶榮臻指著地圖上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銜接的地方說,“這里從抗戰(zhàn)開始就是我們的根據(jù)地,群眾基礎很好。用不用到那一帶去看看?”“去看一看吧?”劉少奇征求朱德的意見。
朱德派他的秘書潘開文、衛(wèi)士長齊明臣,由聶榮臻的一位副官陪同,騎馬沿滹沱河南岸逆流而上,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查看,一直走出30多公里到了洪子店鎮(zhèn),也沒有找到理想的地方。渡過滹沱河,他們沿著北岸順流而下。沒走多遠,三個人眼睛一亮,幾乎同時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地方?”農(nóng)民們看看他們身上穿著的八路軍的服裝,高興地說:“這個村子叫西柏坡!比齻人都看準了這個地方,潘開文繪制了一張地圖,在地圖邊上列舉了選中這里的理由:地理位置適中,正是大山與平原的交界處,能進能退,能攻能守,進可通向全國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地圖很快就擺在了朱德和劉少奇的桌面上。兩位領袖一邊查看地圖一邊聽取潘開文的匯報。劉少奇忽然想起了什么,問潘開文:“西柏坡?是不是有個柏樹傳說的村子?”“少奇同志去過那兒?”潘開文感到很意外,因為他今天真的在西柏坡聽到了“柏樹的傳說”!笆侵飨v的。我們離開陜北的那天,主席對我說:‘你們到白毛女的故鄉(xiāng)吧。聽說那里有個西柏坡,是個十分富饒的地方!趺磿@么巧,你們偏偏就選了這個西柏坡!”
考慮到此次中央工委選定的地址可能就是將來中共中央要安家的地方,劉少奇和朱德商量了一下,決定再派幾個人到西柏坡認真考察一下。第二次考察西柏坡的是安子文和廖魯言等人。他們認為那里不錯。至此,西柏坡終于浮出水面,站在了歷史的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