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準備改臺標?面對全國各大媒體的疑問,央視不得不出來解釋:被媒體誤以為是新臺標的CCTV變形標識,不過是新臺址辦公室的標識,今后仍將沿用現(xiàn)在的臺標——“央視換臺標事件”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媒體流言!聯(lián)想到近日“三亞老虎肉能上餐桌”的新聞最后被證明是謠傳,筆者感受到了媒體流言的恐怖。
《
中國青年報》前些時候做了一次年終“謊言”盤點,像什么“在國內(nèi)上中文MBA發(fā)國際名校文憑”、“小藥丸讓你變處女”、“兩萬元包上名牌大學”、“要想美先變鬼”、“真情回報買100返60”、“一滴血可驗幾十種癌”之類的流言經(jīng)過媒體傳播后在民間仍然有相當?shù)恼J同市場。
這類“流言”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有相當一部分媒體的記者對受眾“驚異神情”和“不可思議”感覺的追逐強于對新聞“真實性”的固守。本來就是件小事,偏偏要刻意地追求與眾不同的角度去嘩眾取寵去賺取受眾“驚訝”的神情,偏偏要折騰出什么無中生有的“新鮮”自作多情的“意義”。這就導致了在對消息的操作中對“變化”和“意義”的強加,對“花哨”和“新奇”的苛求,媒體流言就在這樣的制作流程中產(chǎn)生并謬種流傳——事態(tài)可能的嚴重性被“削尖”,捕風捉影的不確定性被磨平,“興奮點”被牽強地偽造出來。在“流言”的傳播中,我們會看到媒體會針對許多“偽問題”在爭論不休,許多事件本來的意義和信息含量反而被淹沒在“看似激烈”的無聊爭論中。
流言的暢通無阻深刻地表現(xiàn)出我們許多媒體和社會大眾的浮躁心態(tài),傳播者的“不負責任”和接受者“見風就是雨”的浮躁心態(tài)正是這些流言生存并發(fā)酵甚至掩蓋真理的土壤。偽造的“驚訝”畢竟是偽造的,總有一天社會會為這些“驚訝”付出代價。我們不能圖一時的嘴巴痛快而失去對真相的敏感和信任,畢竟,支配并滋養(yǎng)人類社會的,還是鮮活的“真”。(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