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容易用車難,處理糾紛苦無門”———這無疑是汽車消費的現(xiàn)狀。買車后發(fā)生質量問題一直讓消費者手足無措、徒增煩惱。盡管曾有民間組織成立專家鑒定站,從一定程度上為消費者排解了糾紛難題。但由于種種原因,糾紛雙方對于鑒定結果均有微詞。日前,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升格為“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jiān)
督檢驗中心”,由此,具有法律效力的汽車質量糾紛鑒定大門開始為糾紛雙方打開。
汽車投訴成新熱點
汽車投訴目前已成為新的消費糾紛熱點問題。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共受理汽車消費糾紛3566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5.86%。據(jù)上海市消保委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家用汽車投訴同比增長29.95%,其中質量問題占到57.49%,主要是制動系統(tǒng)失控、緊急狀況下安全氣囊未打開、發(fā)動機故障等事故。同時,一些經(jīng)營者以無“三包”為借口,對消費者的退換要求一概拒絕或故意拖延,想方設法逃避責任;一些配件經(jīng)營者銷售假冒偽劣汽車配件,導致汽車跑偏或制動失靈,甚至于剎車片開焊、斷裂,成為威脅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大隱患。
由購車引發(fā)的糾紛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汽車檢測難、費用高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汽車產品科技含量較高,且全車由上千個零部件組成,結構復雜,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時,必須由權威機構進行檢測才能得出公正、客觀的結論。但目前這樣的權威機構極少,相當一部分汽車檢測機構的技術標準不一,缺乏檢測設備,檢測手段不夠完善,因此對一些質量問題根本無法檢測認定。特別是一些進口車發(fā)生嚴重故障或事故時,往往只能由生產廠家自行檢測鑒定,結論的客觀性、公正性很難得到保證。
汽車糾紛高投訴量與處理糾紛機構缺乏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真正權威的、為消費者排憂解難的“第三方”鑒定機構便在現(xiàn)實需求中應運而生。
呼喚質量檢測權威“第三方”
其實,“第三方”檢測早已有之。近幾年,就有一些民間力量組建鑒定機構,為消費者遭遇糾紛時進行快速高效、簡單低價的質量鑒定與故障分析。但是,畢竟他們不是國家認定的權威鑒定機構,其鑒定結果并不具法律效力,因此當糾紛雙方有一方不認可時,這一鑒定便等于一紙空文,最多在非訴訟時能起一點作用。
譬如,去年上海幾家民間組織和市技監(jiān)中心一起成立了滬上首家“專家鑒定站”,為解決汽車消費質量糾紛起到了一定作用。短期內,因為民間鑒定站不以盈利為目的,消費者尚能接受,如果以后鑒定收費進入市場化運作,而其鑒定結果卻不具法律效力,消費者還能接受這樣的民間鑒定站嗎?另外,證物的特點是唯一性,很可能一次鑒定后,就失去了證明作用。民間鑒定多為單方委托,如果對方不承認鑒定結果,消費者又拿不出權威鑒定結論的話,這會為消費者維權帶來更大阻力。
現(xiàn)在,政府指定并認可的“第三方”鑒定機構開始成立。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日前升格為“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該中心將有權接受執(zhí)法部門和司法機關的委托,消費者可以在此進行公正的汽車質量鑒定,本地新車上市也可就近檢測認證。該中心擁有汽車碰撞實驗室、發(fā)動機測試中心等一流的檢測設備,能進行整車排放性能、碰撞安全性、車身結構、動力性、經(jīng)濟性等各方面的測試,以及發(fā)動機、安全帶等重要零部件的檢驗,其檢測結果被WTO的成員國認可。但這一檢測機構的檢測鑒定價格,目前尚未予公布。
國家機動車檢驗中心正式成立顯然是一件好事。但根據(jù)以往處理糾紛的運作手法,消費者通過法律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再由司法機關指定有關鑒定機構進行檢測。這些機構雖然設備先進、鑒定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也較高,鑒定結果公正、客觀、權威,但由于這些指定鑒定機構收費昂貴,法律訴訟涉及環(huán)節(jié)諸多、牽扯當事人的過多精力、財力,結果未必會令人滿意。所以,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真正的運作能力,尚有待觀察。
目前,一些汽車檢測項目收費昂貴,價格只有幾百元的汽車配件的檢測費卻要幾千元,有的檢測項目甚至上萬元,消費者難以負擔;汽車技術含量高,檢測困難大;消費者缺乏專業(yè)知識,發(fā)生爭議時很難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因此,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獨立仲裁機構的建立顯得如此刻不容緩。鑒定流程快速、高效,鑒定結果公正、權威,而收費又低廉的權威鑒定機構才能從根本意義上確保消費者的權益、促進汽車消費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