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私有經濟比例開放市場成為兩大焦點
美國東部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就美國是否應當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首次展開聽證。5個小時的聽證過程顯示,要美國痛痛快快做出這一承認的可能性極小。觀察人士認為,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中美雙方爭論的新焦點。
近期將
不再舉辦類似聽證會
據消息人士透露,6月3日參加聽證的美方小組成員來自美國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國務院、財政部、勞工部,多為副部長或助理部長。中方小組只有4人:中國駐美使館商務參贊戴云樓代表中國政府陳述立場和觀點;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出口一處處長劉丹陽、中國機電商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美昆等中方代表旁聽聽證會,并向美方提交相關材料。
據悉,美方舉辦此次聽證會的目的,是聽取美方代表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意見,因而陣容龐大,從國會議員、律師到鋼鐵、家具等產業(yè)協會和企業(yè)的代表,還有工會組織勞聯-產聯的代表,占了11名陳述人中的10名。
美國商務部負責進口管理事務的助理部長詹姆斯.約克哈姆主持了聽證會。他說,工作組的緊迫任務和舉辦聽證會的目的,是確定需要進一步討論和分析的問題,包括中國經濟的結構和運作、政府在經濟特別是銀行業(yè)和國有企業(yè)中的作用、中國用工制度、匯率體制等。聽證會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信息,以指導工作組的工作。
約克哈姆的一番話,似乎已經為這次聽證會定好了調子。他說,任何中國從市場經濟地位“畢業(yè)”的決定,不管何時作出,都要經過與美國《1930年關稅法》有關條款一致的正式、準司法的程序。近期不會再開類似的聽證會,但仍接受各方的陳述材料。下個月,他還將訪問中國,繼續(xù)與中國方面就這一問題進行磋商。
入世15年內仍是“非市場經濟國家”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以前,中美經貿關系中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美國國會每年都要討論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中國加入WTO以后,這個問題消失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美國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成為中國方面最關注的問題。
由于中美兩國在中國入世談判中,中國作出讓步,同意在中國入世后15年內,美國可以繼續(xù)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因此,入世后的中國尤其在反傾銷訴訟中處境非常困難。中國、越南以及一些前蘇聯國家都被美國裁定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因此當美國公司要求對中國、越南等征收產品傾銷稅后,美國商務部往往是根據一個第三國的類似生產標準和價格制定反傾銷稅率。但事實上這種參考第三國價格而制定的反傾銷稅率往往顯得過高。
美國斯圖亞特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問題專家斯蒂夫.奧瑞馬在聽證會上指出,中國在幾乎所有市場經濟體系標準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距離市場經濟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表明中國當初就意識到了要建立市場經濟的困難程度,這就是中國之所以同意W
TO的其他成員可以在中國入世后15年中繼續(xù)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的原因所在。“考慮到中國當初在與一些國家的談判中爭取并達成了關于過渡期的條款,考慮到中國落實W
TO承諾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有關15年的過渡規(guī)定就是承認中國經濟在入世后還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市場經濟標準。因此,美國對中國商品區(qū)別對待是合情合理的!
代表中國在聽證會上陳詞的中國駐美使館商務參贊戴云樓指出,美國方面對15年過渡期的解釋是不準確的。戴云樓說,WTO協定所規(guī)定的是最長期限,而不是起碼的期限。他說:“這不是中國入世協定的要求。協定確實有具體規(guī)定,要求美國等國家在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不再把中國看作非市場經濟國家,
而不是一定要等到15年結束的時候。15年期限是極限,而不是最短期限。”
戴云樓強調說,問題是現在中國已經變了,而且變化巨大。中國在1992年確定了市場經濟的目標,到2002年,中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世界銀行最近在其對中國經濟的評估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從對國有和集體經濟的完全依賴轉移為一種混合經濟模式,私營經濟已經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戴云樓表示,中國入世之后,改革速度加快,在法律、知識產權、降低國有經濟、擴大私有經濟比例、開放市場、改善投資環(huán)境等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中國的生產和物價基本上已經完全受到市場的調節(jié)。中國入世以來,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已經相繼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戴云樓表示,如果美國能夠改變對中國的歧視,把中國看作是市場經濟國家,那么受益的不光是中國,美國經濟、美國消費者和美國工人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增長機會、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貨幣的可兌換性是第一問題
上月底,美國商務部部長埃文斯在一份關于美中經貿關系的聲明中強調,美國《1930年關稅法》中規(guī)定的勞資和匯率兩項標準將是美國政府衡量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重點考慮的問題。
他表示,除非由市場主導決定勞資和貨幣兌換率,否則中國將仍是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
美國國會議員菲利普.恩格里希指出,在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一個市場經濟的標準中,第一條就是貨幣的可兌換性。他說,國際上廣泛地認為,中國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被嚴重低估了;中國的貨幣不能夠與其他貨幣自由兌換。中國現行的匯率體制使中國得到了一種不公平的貿易優(yōu)勢,造成了對美出口的商品價格低廉,而美國對華的出口商品價格偏高的問題。因此,美國不能夠把中國作為市場經濟國家來看待。
本報記者 徐翼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