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進了工讀學校后,5年之中,一個原本富裕、幸福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孩子的心靈也逐漸扭曲―――面對問題少年各方手足無措
這是一次困難的采訪,因為關(guān)系到一個很特別的家庭,以及這個家庭中
一個很特別的孩子。爸爸李群說起被關(guān)在家里的兒子一臉無奈:“我們也不想長期把孩子鎖下去,但實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在工讀學校里,老師也盡了力。關(guān)他幾天,也許能解決點問題!崩罴胰覂蓮d,房內(nèi)擺設(shè)的電器都比較高檔,看得出經(jīng)濟條件較好,基本上也算是個“小康之家”。
“我們一直都沒想明白,他不愁吃、不愁穿,怎么會去偷東西。”李群說,“而每次出錯后,他的‘悔過書’又總是那樣欺騙人。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哪來的這么多心眼?”
變故突如其來家長悔恨不已
其實在出事前,詠詠在父母眼里是個乖巧的孩子,平時放了學,詠詠從不在外逗留。有時,身為一家大公司負責人的爸爸出差回來,他還會特地倒上一杯清茶;貞浧疬@些,李群說“想哭”,“你說,這么乖的孩子我們能不放心?但事實上,問題就出在我們太放心了!
李群說他“一生都不會忘記1999年6月25日”。那天下午,一家大超市給李家打來電話:“詠詠是你們家的孩子吧,你們要么來這里領(lǐng)人,要么到派出所領(lǐng)人。”夫妻二人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原來詠詠偷了超市的東西!巴怠边@個詞將一向溫和的李群激怒了,他一巴掌打在了對方臉上,雙方隨即扭打起來。超市后來將李群父子告上了法庭,結(jié)果李群賠償對方50元醫(yī)療費,而詠詠則進了工讀學校。
疏于溝通交流父子發(fā)生爭執(zhí)
自從詠詠進了工讀學校以后,李家便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煩惱中。
父母幾乎每天都要輪流去工讀學校探望詠詠,了解詠詠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成績。回到家,他們還要承受“工讀”兩個字的壓力。尤其是李群,因為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更是難以忍受鄰居和朋友異樣的目光。一個多月后,李群將詠詠接了回來,并通過關(guān)系,將他轉(zhuǎn)到了一所普通小學,并安排詠詠留了一級。
李群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讓詠詠留級是個錯誤的決定。留級后的詠詠變得相當自卑,雖然身材比他的同學高大,卻時常受欺負,導致悲劇再次發(fā)生。在同學的威逼下,詠詠開始在小巷里搶劫同學的東西。13歲的詠詠,再次被送進了工讀學校。
這一次,李群和王芬對孩子“基本上失去了信心”,而詠詠的內(nèi)心,則變得更加脆弱和自卑。
喪失挽救信心帶回家中禁閉
“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成功的家庭”。這是人們讀完《哈佛女孩劉亦婷》后的共同印象。當人們把視線移向詠詠時,同樣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大多數(shù)“問題少年”的后面,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詠詠說:“那次搶別人東西,真的不是我的錯,但爸爸媽媽把我送到工讀學校后,連零花錢也不給我了。再進工讀學校半年后,我以為他們會把我接回去,但他們從來都不提這件事。”
又是一次口角,讓詠詠進一步感到失望,2001年9月的一個星期六,詠詠小心翼翼地向父母表達了想回普通學校的愿望。這次生氣的是媽媽:“第一次是當小偷,第二次是當搶劫犯,料不定你這次出去后,會不會當個殺人犯!边@一番冷語,讓詠詠漸漸變得暴躁起來。
2003年2月的一天,詠詠在上勞動課時,與一名同學發(fā)生爭吵,他竟順手撿起一塊磚頭,朝同學的頭部砸去。雖然沒砸到人,但詠詠很快被聞訊趕來的父母帶走,關(guān)在家中反省。家庭教育應把握好分寸
詠詠為什么一再犯錯?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的熊應武老師說,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反復性很強,都是不計后果,先干后想。詠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熊應武分析了詠詠第一次犯錯的原因:當時詠詠才11歲,心理不成熟,知識不多,社會經(jīng)驗也很少,想獨立行事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便尋求他人指點,尋找伙伴“排憂解難”,結(jié)果把盜竊當成了好玩,把到超市“拿”東西視作刺激,以致出事。
工讀學校的一名老師說:“到我們這兒來的孩子,追根溯源,促使其犯錯的原因,九成與家庭教育有關(guān)。家長不是太愛,就是太不愛,反正沒找準方向,把握不了分寸!痹撔A硪幻處煾锌卣f,當孩子第一次偷東西或是第一次逃學時,家長要有特別的耐心,讓孩子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熊應武認為,防止青少年犯罪,當務之急是加強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學校應該在這方面作出努力,增加一些心理學和法制方面的課程,使青少年能正確認識自己,增強法制觀念。同時,社會、家庭、學校也應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據(jù)《楚天金報》整理難道詠詠今天無學可上的尷尬,僅僅只是因為五年之前那次偶然的事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