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漢的幸福生活
馬和亭今年80歲了,種了一輩子地,村里人均八分地,馬老漢家有兩畝四分地,種的是麥子和大豆。靠著幾分薄地,馬老漢養(yǎng)大了兩個兒子。
馬老漢一家在四間老土屋里住了幾十年。老伴一輩子膽小,最怕“長蟲”,可那老土屋地勢低洼,雜草叢生,房前屋后,常有“長蟲”出沒。馬大娘心驚膽戰(zhàn)地過了大半輩子,到現(xiàn)在說起“長蟲”還兩腿打顫。
2001年,陳家埠子村整村搬遷,馬老漢做夢也沒想到:人到古稀之年居然“搖身一變”當(dāng)上了城里人。
馬老漢家現(xiàn)在只剩下老兩口,兩個兒子自立門戶,一個在膠州市工作,一個在鎮(zhèn)上開了家發(fā)制品工廠。
搬遷時,馬老漢要了三樓一套兩室一廳的單元,正好80平方米。按村里制定的購房政策,每平方米560元,一個戶頭補助2.3萬,一個人口補助7000元,除了村里的補助外,馬老漢自己花了一萬多,就在鎮(zhèn)上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新房子地面鋪的是瓷磚,衛(wèi)生間里用的是抽水馬桶,做飯用液化氣,冬天有集中供暖,馬大娘樂得合不上嘴。
“不光住得好了,我還領(lǐng)‘工資’了”,馬老漢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
“村里給養(yǎng)老金,居委會主任說了,光村里現(xiàn)在的積蓄,還能發(fā)二十年呢,”馬老漢自豪地說。村里每月10號發(fā)錢,按月領(lǐng)“工資”的日子,馬老漢過得新鮮,過得舒坦。馬老漢兩口子一個月有220元養(yǎng)老金,他本人還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退伍老軍人,民政局每月還有一部分補助,總之,馬老漢的錢夠用。
馬老漢帶著記者到他家樓下的庫房參觀,約有二十余平方米,堆得滿滿的,“年貨都備全了,有雞有魚有肉,這日子,還要咋樣?”馬老漢說。雖然,馬老漢老兩口的幸福生活才剛開了頭,但他們已經(jīng)是一口一個“知足了……”
馬光吉的雙職工家庭自打搬遷以后,陳家埠子的雙職工家庭多了起來,這不,快過年啦,村里還是安安靜靜的,只有幾個小男孩在院子里放鞭炮,一問,家里大人都上班去了。
馬光吉家就是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到馬光吉家,沒見到男主人,只有女主人和大女兒在家。女主人說,當(dāng)家的到磚瓦廠上班去了。
這磚瓦廠可是陳家埠子的“命根子”,當(dāng)初整村搬遷到鎮(zhèn)上,一千來萬的資金全靠這些年磚瓦廠的收益,F(xiàn)在村里還有不少人在磚瓦廠上班,不過,最苦的活已經(jīng)交給外來務(wù)工者干了,村里人在磚瓦廠主要是做管理和營銷工作,馬光吉就是磚瓦廠的副廠長和車間主任。馬光吉的媳婦也在廠里工作,她是食堂炊事員。馬光吉和媳婦每早搭村里的班車上班。
至于這個雙職工家庭一年的收入,女主人笑而不答。但從這個家庭的布置上,也許能看出幾分家底來———
三間南向臥室,墻上掛著夫妻倆新拍的婚紗照;一兒一女各有各的房間;地面鋪的復(fù)合木地板,被主人擦得一塵不染;客廳面積約有二十平方米,一套嶄新的布藝沙發(fā)就占去了三分之一的面積,全部家具都是新購置的,連廚房里都是全套的廚房家具,更不必說家用電器俱全;玻璃隔斷分出一個精致的小餐廳,玻璃餐桌上擺著綠色植物……
女主人正在廚房里包粘糕、蒸棗糕、做“卡花”……忙得不可開交。膠州農(nóng)村有過年家家戶戶包粘糕的習(xí)俗,過去,馬大嫂是盤腿坐在火炕上包,現(xiàn)在是坐在現(xiàn)代化的廚房里包,原料還是原來那些原料,包法還是原來的包法,說法還是原來的說法,怎么說呢?村里孩子都會說:“包粘糕、包粘糕,一年更比一年高!
村里所有的學(xué)齡兒童都在學(xué)校讀書,沒有一個失學(xué)兒童,還有七八個初中生考上了重點高中,馬光吉的大女兒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全家人的光榮,也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一項經(jīng)濟(jì)支出。村里人把教育看得比什么都重。投資孩子、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正在逐步走出貧困,走向富裕的陳家埠子村村民都認(rèn)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