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gif (2897 bytes)title2.gif (2626 bytes)title3.gif (3533 bytes)
首頁>>青島日報>>三版
 
“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郭秀明
[04月26日 01:23]

新華社西安電

大西北浩浩的高山塬峁之間,鐫刻下一個共產(chǎn)黨人閃光的生命。

  他只是窮山溝溝里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但是他以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與激情點燃起群眾心中戰(zhàn)勝貧困的希望之火,讓窮了一輩子的山里人堅信:跟著共產(chǎn)黨走,就有奔頭!

  他只有49歲的年華,但是他赤誠奉獻的一生寫下一個永恒的真理:共產(chǎn)黨只要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就會永遠贏得人民群眾的愛戴與擁護!

  他已經(jīng)離開敬他、知他、愛他的鄉(xiāng)親們一年多時間,但是他所具有的共產(chǎn)黨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使千千萬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新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實實踐者、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qū)紅土鎮(zhèn)惠家溝村原黨支部書記郭秀明。

  “不把共產(chǎn)黨的陽光送到群眾手上,我死不瞑目”

  在惠家溝村郭秀明生前那個清貧的家里,我們凝望著他定格在墻上一幅黑邊相框中的笑容,傾聽著村里老老少少痛斷心腸的傾述。這個被惠家溝村的群眾稱為“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在我們面前逐漸清晰起來;他立下的“不把共產(chǎn)黨的陽光送到群眾手上,我死不瞑目”的誓言,在我們耳邊久久地回響……

  1991年秋天,惠家溝村年邁的老支書退了下來,駐村工作組組長王興才挨個征求村里黨員的意見“誰能接下這副擔子”?郭秀明一口沖出:“我看我就能行!”

  方圓幾十里沒人不知道惠家溝。當?shù)亓鱾鞯母柚{唱道:“惠家溝坡連坡,出門就爬坡,地少石頭多,人窮光棍多!边@個地處渭北山區(qū)的小村子,山大溝深,土地貧瘠,村民大多是解放前后從外地逃難落戶到這里的,到1991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300元,集體的帳戶上只有7角6分錢。

  惠家溝人又沒有不知道郭秀明的,他當赤腳醫(yī)生11年,人好,醫(yī)術也好,靠行醫(yī)一年四五千元的收入蓋起了村里的第一間大瓦房,日子過得在全村拔尖尖。

  有人說他傻,放著好日子不過,去當那個又苦又累的窮村官,圖個啥?家里人更是反對,你年輕時就得下風濕性心臟病、關節(jié)炎,不當醫(yī)生當支書,這不是要自個的命嗎?

  這天晚上,郭秀明一夜沒睡。他翻出了鄉(xiāng)親們多年看病打下的欠條,對妻子輕輕地嘆道:“惠家溝太窮了,鄉(xiāng)親們來看病,有時連幾毛錢的感冒藥片都有人賒帳,還有人有病沒錢就硬扛著。我是個黨員,看到這些,心里難受啊!全村那么多窮戶,咱一家富了有啥意思?要是鄉(xiāng)親們都過上好日子,到那時候我再當醫(yī)生,賣人參蜂王漿都有人喝!你要是把我當成能過好咱家日子的人,那就看我是怎樣把咱惠家溝的日子過好的!”

  第二天,在黨員大會上,郭秀明全票當選為惠家溝村黨支部書記。他摘下自家門口診所的牌子,燒掉了多年來村民們看病欠下的1700元欠條,掏出了他當年寫在入黨志愿書上一句燙人心窩的話:“不把共產(chǎn)黨的陽光送到群眾手上,我死不瞑目!”

  這一天是1991年9月28日。這一年郭秀明41歲。

  “只要黨員干部沖上去了,群眾就沒有翻不過的山”

  上任頭三天,郭秀明訪遍了全村118戶人家,跑遍了山里的溝溝峁峁。他在支部大會上說:“惠家溝抬頭是山,低頭是山,一架連一架的山,難道只能生一個‘窮'字嗎?咱們要在‘山’字上做文章,靠山吃山!”

  黨支部討論制定了“林草業(yè)打頭,養(yǎng)殖業(yè)墊底,生態(tài)經(jīng)濟奔小康”的具有超前意識的發(fā)展思路。

  這年冬天,郭秀明帶領著村里17名黨員、22名團員,拎著干糧、扛著镢頭上了村里最遠的南梁,開挖育林帶。

  冬天上山挖樹坑是這個小村子歷史上從沒有過的,不少人半信半疑。半個月過去了,這隊人馬每天早出晚歸,郭秀明的關節(jié)炎犯了,腿腫得打不了彎,好多次都是被人從山上架下來的。鄉(xiāng)親們的眼圈紅了。

  山里人話不多,心重。在窮了幾輩輩的鄉(xiāng)親們看來,沒有什么能比一個實實在在的過上好日子的希望更能打動他們的了。到第16天早上,村里男女勞力扛著镢頭,全部上了山。

  這年的冬天,山里格外冷,惠家溝人的心卻格外熱。全村男女老少苦戰(zhàn)一個多月,在亂石滿坡的南梁上挖出4萬個樹坑。開春種樹,沒錢買樹苗,郭秀明立即從家里拿來100元錢。在他的帶動下,村支委每人100元,黨員50元,很快湊出1000多元,買回4萬棵樹苗,惠家溝的山上有了第一片新綠。

  打這,惠家溝的植樹造林一年接著一年。5年下來,全村已有用材林1700多畝,經(jīng)濟林650多畝,宜林荒山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1996年3月,惠家溝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命名為“全國綠化千佳村”。這個不知窮了多少輩的小山村,破天荒有了自己的綠色銀行。

  接下來是種草、辦養(yǎng)殖場、修路、建小學,郭秀明帶領群眾向貧困發(fā)起的戰(zhàn)斗一個套著一個。人們說,這個推倒南墻連土擔的硬漢子,為了惠家溝人能過上好日子,天大的困難不怕,地大的石頭敢搬!

  惠家溝村溝坡相連,交通閉塞,唯一一條通往村外的小路連一輛架子車都過不去,運點啥都靠人肩扛背馱!把蚰c子路,咋致富?”郭秀明當了支書后,先后4次帶領群眾修路。為修路,郭秀明差點送了命。他白天和大家一起拉土填溝、運石料,完成自己的那份義務工,晚上還要到工地上巡查。有天半夜下雪,他在巡查中一腳踩空掉進溝里,當即昏過去,是值夜班的推土機手發(fā)現(xiàn)后把他背回到村里,可第二天他又出現(xiàn)在工地上。當一條8米寬、9公里長、連接山外公路的硬化大道修通的那一天,村上上年紀的人都哭了。山里人第一次用車把化肥種子拉到了家門口,用車把核桃蘋果運到了山外。幾年下來,村里跑進跑出的卡車、拖拉機、三輪車已增加到了80多臺。

  建小學,是郭秀明早有的心思。村里小學那幾間破爛不堪的瓦房,冬天透風,夏天漏雨。他說:“咱們窮,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咱不能讓子孫后代再窮下去!”當支書的第二年,他和村干部家家戶戶做工作,動員大家捐資建校。他和支委每人捐125元,黨員捐75元,群眾呼啦啦每人捐出25元,共籌得資金1萬元后,加上從上面“化緣”來的錢,惠家溝歷史上第一座兩層8間的磚木結構的教學樓蓋起來了。1996年,全區(qū)開展“普九”,郭秀明和村黨支部再次通過貸款、捐款、爭取補貼等辦法,建起了第二座教學樓,配備了幻燈機、投影儀等教學設備,使惠家溝小學成為全區(qū)村辦小學中條件最好的學校。

  山綠了,路通了,朗朗的讀書聲響徹在山溝里。有外村干部羨慕惠家溝,過去一個窮懶散的村子現(xiàn)在咋這么心齊,支部的旗舉到哪里,群眾就跟到哪里?郭秀明說:“過好日子是惠家溝幾輩子人盼望的,只要咱黨員、干部沖上去了,群眾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

  “為讓惠家溝人都過上好日子,咱就得舍上自己”

  在郭秀明家的房子旁邊,今年開春又起來一棟新的磚瓦房,這是惠家溝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在他們的好支書去世后自發(fā)捐款再加上區(qū)里鎮(zhèn)上支持,為郭秀明妻兒老小蓋起的新家。黨員羅玉秀說:“大伙的日子越是過得好了,這心里就越是念起郭支書。他當支書8年讓村里富了,卻把自家的日子耽誤了,大伙心疼!”

  8年春秋,惠家溝人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自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家家養(yǎng)起了豬牛羊,村里75%的收入來源于養(yǎng)殖業(yè),全村人均收入增長了3倍,97%的人家蓋起了新瓦房,不少家庭有了電話、洗衣機、電視機……40多個光棍漢娶上了媳婦。

  8年春秋,惠家溝人也都清清楚楚地看到,當年是村里首富的郭秀明一家日子卻荒落下去。他上任前準備翻新的房子一直沒動,墻體剝落,屋檐傾斜,成了全村最破的住宅。走進屋子,家徒四壁,除了一張?zhí)宦吨>d的破沙發(fā)、一張行醫(yī)時用的油漆剝落的桌子、一張兩條木凳一塊木板支起的床,再也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更令人心酸的是,他經(jīng)常出門辦事,竟連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都沒有,后來是村里兩個干部看不下,湊錢給他買了一件西服,一雙皮鞋。

  人們說,郭支書是為惠家溝人把自己的日子過“倒糟”了。

  剛開始修路那陣子,村里沒機械,郭秀明貸款3.2萬元買回一臺推土機,但部分村民對貸款有意見,他就把這筆債全部轉(zhuǎn)到自己身上,讓兒子做駕駛員,沒白沒黑地干了三四年,村里該付的工錢累計有3萬多元,他卻沒讓兒子領過一分錢。

  一年夏天,村里推土整地欠下加油站1000元油款,集體又沒錢。郭秀明一狠心,賣了自家的農(nóng)用三輪車,替村里還上了油債。

  村上籌建計劃生育服務室,沒錢做牌子,郭秀明馬上讓人把自家12公斤優(yōu)質(zhì)玉米種子賣了錢,做了牌子。

  1998年,村里從鎮(zhèn)上爭取到5萬元的小額信貸扶貧款,村委會知道郭秀明的家境,就給他定下了2000元。他知道后,馬上追到鎮(zhèn)上劃去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另外的困難戶。他說:“只要還有更困難的群眾,我就要往后排!”

  8年中,因為村里窮,郭秀明當支書每月應領的40元補貼他一分沒領過;為村里外出辦事的差旅費他一分沒報過;村上原來規(guī)定的招待費項目,他一上任就給取消了。而這8年里,他為村里拿出的錢就有8000多元。

  郭秀明常對支部一班人說:“當干部就是要能吃虧,要能為群眾的利益舍上自己。特別是在眼下村里窮、沒有錢的困難時期,我們舍不上自己,惠家溝就變不了樣。”

  1998年秋天,郭秀明岳母病重,妻子懇求他帶全家回河南老家看望。當時村里小流域治理工程緊鑼密鼓,他咋也抽不開身,直到岳母去世,一家人也沒能回去。妻子哭了,滿肚子委屈一古腦倒了出來:“你當支書這些年,干革命干了個啥嗎?村上人日子都好過了,就咱作難了!

  望著妻子和母親,郭秀明生平第一次痛哭了。這個俠骨柔情的漢子何曾不想為自己的家多操一份心?又何曾不想讓自己的妻兒老母過上富足的日子?多年來,他在外辦事,自己從來舍不得吃一份超過一塊五毛錢的面,卻總忘不了給母親捎回一小塊老人愛吃的油糕;給妻子捎回一包她平日里吃不到的方便面;給孫兒捎回幾塊糖果……多少個冬夜,只要他在家,每到半夜就會起身去看看老母親的炕涼了沒有,涼了,就再燒上一把火。然而,郭秀明知道,他給予家人的畢竟太少太少了,他把更多的情和愛給了惠家溝的父老鄉(xiāng)親!

  他含淚對母親和妻子說:“俺當支書這些年,苦了咱一家老小,俺對不住你們?砂呈莻共產(chǎn)黨員,又是個支書,為了咱全村幾百口子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眼下咱就得舍上自己。等惠家溝真正富起來,咱也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郭秀明清貧如洗,但他又富有勝金。

  在惠家溝,無論辦什么事,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郭秀明往那兒一站,就找不到一個打退堂鼓的人。大伙說:“跟著郭支書,俺們心里踏實!”

  在惠家溝,老老少少不管有什么歡喜、什么煩惱,最想告訴的就是郭秀明,連婆媳吵架、兄弟分家,大家都要聽聽郭秀明講的理。一年到頭,只要郭秀明在家,天天晚上他的屋里都坐滿了串門聊天的鄉(xiāng)親。人們說:“郭支書是咱最貼心的人!”

  在惠家溝,每年春耕夏作,郭秀明家的地里總有人悄悄的往里擔上兩挑子肥,鋤上幾垅草?粗荒甑筋^顧不上自己的家天天都在忙村里的事,大伙兒心里有著深深地牽掛。

  郭秀明生病了,家家戶戶都像自家人生病那般心疼。每天都會有人做上一碗好吃地送到他的手上,或是一碗雞湯,或是一碗雞蛋手搟面,或是一碗加了冰糖的紅棗粥……郭秀明常動情地說:“鄉(xiāng)親們待我太好了,我就是再活兩輩子也報答不了他們!”

  這世上有千金萬銀,但有千金萬銀買不來的愛;這世上有千山萬峰,但有千山萬峰重不過的情。郭秀明以一個共產(chǎn)黨人舍自己為群眾,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懷,贏得了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父老鄉(xiāng)親們對他的深情厚愛,使他感受到一個共產(chǎn)黨人最崇高的幸福!

  中篇

  在陜西省銅川市惠家溝村,有四個字在這片山里人的心中最重,那就是“共產(chǎn)黨員”。

  村里的預備黨員申長路告訴我們:“在俺村,苦活、累活、難事、吃虧的事都是黨員先上,可俺就是想入黨。為啥?郭支書讓俺掂出了做黨員的分量,一個黨員就是群眾心頭的一桿旗啊!”

  郭秀明任惠家溝村黨支部書記8年,使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舊貌換新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共產(chǎn)黨人這桿旗幟的強大凝聚力!

  “我寧當眼下挨罵的‘惡人’,不當日后挨罵的‘罪人’”

  惠家溝村小人雜,曾經(jīng)是當?shù)赜忻摹盃桿子村”。1991年郭秀明剛上任時,村里偷盜、賭博、迷信成風。有人說,等不到半年,新支書就得被這個“爛桿子”拖垮。郭秀明召開村黨支部會議,立下了治村六字格言:“正村風,聚民心。”

  1992年,正值麥收季節(jié),村里的電線連續(xù)三次被盜,連高壓線也被偷走了。郭秀明白天忙著找人搶修線路,夜里就披件棉襖,提著馬燈,一晚上一晚上的沿著架在山梁間的線路巡查,在山里的野地里整整呆了17個夜晚,直到線路完全恢復。最后一夜,郭秀明是被人從山上背下來的。他的腿腫得脫不下鞋,全身都是被蚊蟲叮咬的血泡,看到的人都落了淚。

  這年秋收,按“常規(guī)”又到了家家地里的苞谷被盜的季節(jié)了。郭秀明從苞谷一灌漿開始,就天天半夜起身圍著各家各戶的地轉(zhuǎn),一夜不漏地轉(zhuǎn)了一個月,直到苞谷收完。人們感動地說,郭支書心腸子熱,骨頭硬,是俺全村人的“守護神”啊!

  就是憑著這股子勁頭,郭秀明硬是剎住了村里偷盜的風。

  賭博迷信一直是惠家溝的一大“景觀”,10個人里面就有5個以上參與過賭博,給人“算命”“拿神”的巫婆也有好幾個。郭秀明摸清了底,每到深夜就去那些重點戶的家“暗訪”,只要被他撞上,賭具全部沒收,“算命”“拿神”的道具一律毀掉,而且是撞一次抓一次,絕無寬容。那陣子,郭秀明可真是得罪了不少人,有人背地里罵他是“惡人”。他聽到后說:“我如果不當這個‘惡人’,就是縱容他們搞賭博,這等于害了他們。我不能帶領他們致富,卻眼看著他們往邪路上走,那就是全村人的‘罪人’呀!我寧當眼下挨罵的‘惡’人,不當日后挨罵的‘罪人’!”

  俗話說,堵而不疏則溢。如此泛濫的賭博迷信促使郭秀明進一步思考,光“堵”不行,還要“疏”,要把全村人的心勁往一條正道上引。

  他首先看準了村里的年輕人,他說:“青年是惠家溝的未來!睆1992年開始,村黨支部每年都要組織村民評選出5至6名優(yōu)秀青年,由黨支部重點培養(yǎng)。支部組織他們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還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點幫助他們發(fā)展起致富的路,村里凡有什么新事、大事、難事,支部總是把他們帶到第一線。青年人的心熱了。漸漸的人們發(fā)現(xiàn),惠家溝搞迷信的絕跡了,賭博的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村上下以青年人為骨干的學技術、學手藝、爭做優(yōu)秀青年、積極靠攏黨組織的熱氣騰騰的新局面。

  青年周忠科當年賭博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在家聚賭常常通宵達旦,光被郭秀明當場抓住沒收賭具就有三次。看著他窮得叮當響的破家,郭秀明心里又痛又氣。他一趟趟的登門找他談心,又一趟趟的往鎮(zhèn)上幫他跑貸款,建起了村里第一家養(yǎng)豬場。豬場從最初的20多頭豬,一直發(fā)展到后來的300多頭。當周忠科第一次把出欄的豬拉到鎮(zhèn)上換回錢時,哭了。他拉著郭秀明的手說:“郭支書,俺知道這輩子該咋個活法了!彼螯h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了村里脫貧致富、事事沖在前的積極分子,幾年后加入了共產(chǎn)黨。

  郭秀明在任8年,惠家溝共有6名優(yōu)秀青年入了黨,有9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村上有一位70歲的老黨員,前些年因為村風不正,曾一度萌生了退黨的念頭,F(xiàn)在看到村風正,民心齊,不但打消了原來的念頭,還動員兒子也寫了入黨申請書。她說:“郭支書讓俺看到了希望!”

  “如果沒有當年的告狀,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郭秀明”

  我們的手上有幾份當年郭秀明被人告狀的“材料”。他四次辦企業(yè),四次失;他遇事壓不住火的暴脾氣等等,都是被告狀的因素,而最后直接的起因是因為村里剛開始修路時,郭秀明沒有同村里人商量就自己作主給村上貸款買回了一臺推土機。告狀的人說他是“窮折騰”,加重農(nóng)民負擔。

  鎮(zhèn)上派了工作組來調(diào)查。郭秀明咋也想不通。

  那一晚,他一根接一根地抽著自己卷的老旱煙,一夜沒睡。一大早,他跑了一身汗水,找到鎮(zhèn)黨委書記,倒出了一肚子的委曲:“我家不顧了,命不要了,啥時候圖過一分錢?扇罕娺……”他哽咽了,憋得說不出話。

  深知他的鎮(zhèn)黨委書記勸他冷靜下來:“查一查,還你個清白不更好?”郭秀明說:“我不怕查,就是擔心把村里剛開始要干的事攪了。有人說我窮折騰,可咱不折騰,這窮帽子啥時候能摘掉?我這不是窮折騰,而是折騰‘窮’!”

  事過之后,郭秀明冷靜下來。他對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進行了認真反省,明白了一個理:要干好一件事,僅有熱情而不注重工作方法,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支持是不行的。

  打這以后,村上成立了村民代表議事會,每遇大事,堅持一事一議,集體決策。郭秀明還把每個月的14日定為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例會。在會上,他虛心傾聽各種意見!懊裰魃塘、民主決策、民主監(jiān)督”的工作方法,成為惠家溝日后多年辦啥事成啥事的一個法寶。

  調(diào)查結果,郭秀明一身清白。為了在貸款的事上徹底讓群眾安心,郭秀明最后又把推土機的債務全部轉(zhuǎn)到自己名下。告狀的人不好意思了,向他認錯,他卻說:“大家伙兒提意見是怕咱把事干不成,咱要感謝呢!”

  那一年年底,村干部考評,郭秀明給自己打了75分,全體黨員卻給他打了100分,一致推選他為優(yōu)秀黨員。后來,郭秀明感慨地說:“如果沒有當年的告狀,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郭秀明!

  告狀,沒有使郭秀明與群眾之間產(chǎn)生隔膜,而是使他的心與群眾的心貼得更緊了。

  “干部正了,群眾才能信服”

  郭秀明在親戚中間是個有名的“黑臉包公”,這讓親戚們怨他又服他,更讓惠家溝的鄉(xiāng)親們打心眼里敬重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坦蕩無私。

  1992年,村里在山上種下第一片林子后,與正紅紅火火發(fā)展起來的養(yǎng)殖業(yè)產(chǎn)生了很大的矛盾。一邊是牛羊,一邊是樹苗,在許多人的眼里這一直是不相容的一對。多少年來,習慣于滿山放牧的惠家溝人沒留住一棵成材的樹。

  怎樣才能把林子保下來呢?

  一天中午,正是地里干活人多的時候,大家看到兩頭牛進了村里的林子。郭秀明立刻讓人把牛牽下來。大家一看,竟是支書家的牛。有人打圓場:“誰家的牛出門也不帶籠頭,這都是難免的,算了吧!惫忝鲊烂C地說:“不能算!不管是誰損害了集體的財產(chǎn),都要賠!”他立即召集干部群眾制定了牛羊吃樹的罰款規(guī)定,一頭牛50元,他當場交出100元。事后,人們才知道這是郭支書故意讓兒子把牛趕進林子里的,為的是從罰自己立規(guī)矩,管好村里的樹。

  又一回,他親家母的兩頭牛真的進了林子。他堅決要罰,親家母大吵:“沒見過你這樣翻臉不認人的。要罰,咱這親家也別當了!”郭秀明黑著臉說:“公是公,私是私,這款非罰不可!你不交,我交!”最后還是郭秀明的兒子代交了罰款。

  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打這,再也沒有誰家的牛羊進林子了。1998年,全國綠化委員會驗收“千佳村”時,陜西省林業(yè)廳的一位老專家在村上住了3天,沿著幾片林子轉(zhuǎn)了幾圈,贊嘆不已:“我算是服了。林子周圍連個牛羊的糞便、蹄印都沒有,還有啥說的?”

  郭秀明正人先正己、從自家人身上開刀的事多得很。

  村上修路,有一段路要通過郭秀明姐姐家的窯。推土機司機不敢推,想繞過去。郭秀明走過來,站在窯背上吼:“我站在這兒,你只管往這推,看誰敢攔!”

  郭秀明的四叔被派做推土機監(jiān)工,因貪一杯酒放棄了原則,被郭秀明當場把他的監(jiān)工撤了。

  郭秀明的外甥是個黨員,有幾次因為忙家里的活沒參加黨員會。郭秀明在全村黨員大會上狠狠批評了他:“你不開會,不學習,咋能當黨員?咋能帶領群眾致富?再這樣,你就退黨吧!”

  親戚們在暗地里都埋怨他是個“黑臉親戚”,但心里又不得不佩服他。郭秀明常對黨員干部說:“對親戚要拉得下面子,該咋辦就咋辦。干部正了,群眾才能信服,我們支部這個戰(zhàn)斗堡壘才有凝聚力!”

  郭秀明無私無畏、一身正氣的表率作用,把全村人的心擰到了一起。

  惠家溝的人都把入黨、當村組干部、村民代表、為村上做事看做是一種光榮。曾做過村委會主任的權長民,當年因為對村里沒信心,撂下這副挑子不干了。在郭秀明的感召下,他后來爭著當村民代表,當村民小組組長,為村里的事跑前跑后,忙得不著家。他說:“郭書記打鐵自身硬,帶出來的黨員也都是好樣的,跟著這樣的支部干,俺們覺得有希望!”

  郭秀明如一面高高挺立的旗幟,以其共產(chǎn)黨人先鋒模范的高風亮節(jié),把山溝溝里群眾的心緊緊凝聚在我們黨的偉大的事業(yè)之中!

  下篇

  他走了,匆匆地走了,像春蠶吐盡了最后一口絲,像蠟燭燃盡了最后一滴油。

  1999年12月20日,陜西省銅川市惠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郭秀明,帶著他未竟的事業(yè)在西安與世長辭。

  這一天晚上,惠家溝飄起了雪花,全村無人入睡,家家門前點燃起篝火,火光映紅了一條溝,映紅了半邊天。全村男女老少徹夜癡立在刺骨的風雪中,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好支書歸來。不知是誰打的頭,2元、3元、5元……一家一家湊出了幾百元,大伙兒要給支書買身好衣服。一位大娘對郭秀明的女兒說:“娃啊,郭支書是為咱村累死的,這衣服就讓咱全村人置辦吧。他已經(jīng)不是你家的人了,他是俺全惠家溝村的親人!”

  村上80歲的溫善忠老漢老淚縱橫:“秀明是咱惠家溝的老黃牛,他硬是被咱村上這掛車掙死了!”

  1999年7月郭秀明從檢查出患晚期食道癌到去世,在生命的最后5個多月中,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展示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惠家溝村里的事沒辦完,我這心里放不下”

  每一個惠家溝人都記得1999年春天,三秦大地掀起了西部大開發(fā)的熱潮,惠家溝村小流域治理也到了最紅火的時刻。人們注意到,郭秀明的身體越來越消瘦,昏倒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而且吃飯變得很困難,一碗面條要三、四杯水沖著才能咽下。大伙逼著他去了銅川市醫(yī)院。檢查結果:食道癌晚期。

  全村人震驚了!7月,在組織和家人催促下,他住進了陜西省腫瘤醫(yī)院。

  郭秀明的病牽動了惠家溝每一個人的心,一撥又一撥的鄉(xiāng)親們提著雞蛋、奶粉趕130公里路到西安去看望他們的好支書。他們千叮嚀萬囑咐:“秀明,一定把病瞧好了再回來!”

  可郭秀明的心一天也沒有離開過惠家溝。每個星期的周末他都要乘坐長途車顛簸3個多小時回到村里,檢查工作,聽取匯報。同房的病友勸他:“何苦這樣糟踐自己的身體!彼f:“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死有啥?我不怕死。就是覺得惠家溝村的事沒辦完,這心里放不下!”

  8月的一天,郭秀明從前來探望的區(qū)里一位同志口中得知中央領導同志來陜西視察時,提出了有關西部開發(fā)的山川秀美工程。他再也躺不住了。8月19日,郭秀明不顧醫(yī)生阻攔,堅決出院。他說,有大機遇才有大發(fā)展,現(xiàn)在是惠家溝發(fā)展的最好時機!

  這時的郭秀明人已經(jīng)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迅速擴散的癌細胞使他的腋下長滿了大大小小的腫塊,抬一下手臂都十分困難,癌癥的病痛更是像刀割一樣折磨著他。人們常常看到他突然捂住胸口,臉色蠟黃,很久,才能緩過來。郭秀明是個醫(yī)生,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而他帶領群眾富裕起來的夢想還沒有實現(xiàn)。為給惠家溝再多辦幾件事,他鼓足最后的力量與死神賽跑!

  他為勘察會戰(zhàn)點,制定工程方案,常常清早沖上兩個雞蛋,裝在水杯里,在山里一跑就是一天。他一次次昏倒,又一次次站起來。他多次對支委一班人說:“現(xiàn)在正是全村工作騎虎不下背的時候,說什么我也不能倒下。”

  為了使身體能挺住,曾當過鄉(xiāng)醫(yī)的郭秀明每天晚上都要給自己掛吊針輸入氨基酸能量合劑,以補充嚴重透支的體力。劑量開始是一晚一瓶,后來是兩瓶,再后來增加到三瓶。他常常一邊掛吊針一邊和村干部研究工作。大家為他的身體擔心,他幽默地安慰大家:“我這是晚上加油,白天跑,科學著呢!”

  9月的一天夜里,村上會計來找他,發(fā)現(xiàn)疲憊不堪的郭秀明竟然掛著吊針睡著了,藥水已經(jīng)滴完,殷紅的血液順著吊管往上回……

  “當干部的心里要永遠裝著黨和群眾”

  今年清明節(jié),惠家溝村民呂興旺把8個紅艷艷的大蘋果擺放在郭秀明的墓前,熱淚長流:“郭支書,當年俺家的果樹不結果,你走的那年三次帶俺去市里的果樹中心學習,去年果樹結果了,可你卻沒來得及嘗上一口。這8個果子是俺為你特意留下的,你嘗嘗吧!”

  郭秀明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給惠家溝人留下無盡的深情厚意。他曾說:“當干部的心里要永遠裝著黨和群眾。”他把這句話印證到他生命的最后。

  在西安住院期間,有一天村委會主任伍建文來看他,說起村里由于夏糧歉收公糧難收時,郭秀明從口袋里掏出312元錢,遞給建文說:“這是我家今年應繳的農(nóng)業(yè)稅,回去給大家捎個話,大河無水小河干,國家給咱不少支持,為國家交公糧是咱的義務,咱們在黨旗下宣誓時,把生命都交給黨了,幾袋糧算個啥?”郭書記的話捎到村中,黨員群眾都落淚了。誰都知道,郭秀明住院后,為省錢他從沒有舍得打過一針癌癥病人必需的高蛋白,唯一打過一次380元一針的止吐藥,還心疼了好幾天,F(xiàn)在,他卻用自己救命的錢帶頭交了農(nóng)業(yè)稅。有價的錢,稱出了共產(chǎn)黨人一顆無價的心!全村人再沒有二話,這年夏糧征收,惠家溝在全區(qū)名列第一。

  “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惫忝魇沁@么講的,更是這么做的。在郭秀明的心里,惠家溝118戶人家,家家都是他心頭的肉。

  每年的秋收季節(jié),他都要開上自己的那輛機動三輪車,天天早出晚歸,為全村每一戶人家一趟又一趟往山外的集市上運果子、核桃;一趟又一趟拉回化肥、種子。無論春夏秋冬,每一個下雨的日子,他都要翻山越嶺,把全村每一戶還住在土窯洞里的人家挨個跑一遍,哪一家的窯洞住了多少年月,哪一家的窯洞有幾條裂縫,他都清清楚楚。

  村里的貧困戶趙俊賢是郭秀明去世前最牽掛的人。1999年,這家人已是全村唯一還沒有從土窯洞里搬出來的戶。這年夏季,一天半夜突然下起暴雨,郭秀明不顧病重的身體,披了片化肥袋子就往趙俊賢家趕。6里多長的山路,他跑了一個多小時。當他一身水一身泥的趕到趙家的窯洞時,一家人望著支書全哭了。郭秀明拉著趙俊賢兩個娃的手說:“俺這個當支書的對不住你們,趕到明年春上,村里就是借錢也要幫你們蓋上房!”一年后,趙俊賢家的房子在村里的幫助下終于蓋起來了,可郭支書卻永遠的走了,他連看一眼他們的新房都沒有來得及。

  1999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郭秀明在世的最后一個中秋節(jié)。一清早他就出了門,把村里幾個困難戶挨個看了一遍。當他看到趙彥林一家滿院子都是新打下的苞谷,兩頭老母豬剛生了20多頭小豬娃,新房子也蓋起來了,歡喜得合不攏嘴。這家人剛包好餃子,說啥也要請郭支書留下,郭秀明爽快地答應了,這頓飯他吃了7個餃子。他說,他現(xiàn)在一頓只能吃3個餃子,今天高興,多吃了4個呢!他跑了一天,看了一天,回到家時,已是夜里3點,家里人給他留下的餃子已經(jīng)粘成了坨。

  郭秀明去世的前一個月,他讓村委會統(tǒng)計了全村60歲以上的人,說等村里有了條件,要讓每個60歲以上的人拿上養(yǎng)老金。他開始抽空挨個去探望這些老人,誰知,剛剛探望了一半,他卻匆匆地走了。

  村上70歲的申志誠老漢說:“郭支書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他一顆心掰八瓣,瓣瓣都是為俺惠家溝的群眾。”

  “俺再多活一年,就能為惠家溝再多辦幾件事!”

  1999年12月17日至20日,是郭秀明留在人世的最后4天。這4天,他為惠家溝傾盡生命最后的燃燒!

  12月17日,銅川市在惠家溝村召開農(nóng)村“四教育”工作現(xiàn)場會,郭秀明以《無怨無悔當村官》為題,作了一個多小時的發(fā)言。他激情滿懷,誰也看不出他是一個站在死亡線上的人。會后,市委領導握著他骨瘦如柴的手給他下達了去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命令。

  18日,郭秀明召集村委會商量退耕還林、道路硬化的掃尾工作。

  19日,郭秀明大清早出了門,跑了整整一天,他看了村里的幾片林子,又看了村里剛整好的兩塊地,還看了村里的小學校,囑咐校長肖萬社把教室的爐子生起來,把門窗缺損的玻璃補上,天冷了,別凍著娃娃和老師。

  晚上,郭秀明召集黨員干部開會。他嘴唇干裂,臉色青腫,半靠在床上,身上穿的那件幾年前從區(qū)里下發(fā)的捐獻來的舊毛衣又臟又破,由于腋下腫瘤導致手臂疼痛腫脹無法抬起,他已經(jīng)三個多月沒脫衣服了。

  他談了很多,從惠家溝村的過去談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談到未來。他把村里新的五年規(guī)劃一條一條向大家做了安排,沙啞著嗓子說:“窮折騰了這么多年,村上總算有了變化。如今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fā),實施山川秀美工程,咱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盡快帶領全村人富起來!”

  他半倚的身子慢慢往下滑,最后竟無力地躺在了床上。黨員申智奇說:“聽說上海的醫(yī)院能換食道,等明年俺們帶你去上海。”郭秀明環(huán)視著大家,輕易不落淚的硬漢子此時大把的淚水滾落下來:“我可能活不了太久了,如果老天能讓我再多活一年,我就能為咱惠家溝再多辦幾件大事。哪怕再多活半年,到明年5月,村上幾件大事就都有了眉目,那時,我死也甘心了!”一屋人失聲痛哭。

  山里的夜很靜很長,不知過了多久,他擺擺手:“大家不要難過了,這幾天把樹坑、地埝、水溝修整修整,下個星期我還要回來檢查!”

  回到家,已是后半夜,村民閔蘇香和妻子一起在等他。知道書記明天要去西安治病,這位大嫂特意從鎮(zhèn)上買了一身大紅色的秋衣,她說:“娃他叔,你把這穿上好去看病,人都說紅能沖邪,大家伙兒盼你早回來!”

  12月20日上午,郭秀明在黨員權長江的陪同下趕往陜西省腫瘤醫(yī)院。中午他們到了西安,還沒走進醫(yī)院大門,郭秀明突然感覺想吐,一口鮮血從嘴里涌了出來,隨后鮮血涌流不止,身子慢慢地癱下去。權長江背起郭秀明像瘋了一樣地往醫(yī)院急救室跑,一邊跑一邊喊:“郭書記,你挺住啊!惠家溝人離不開你!你一定要挺住!挺住……”

  急救室里,醫(yī)生護士緊張地進行搶救。權長江在過道攔住一位醫(yī)生,撲通跪下:“大夫,俺代表全村人求你們了!你們一定要救活他,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救活他!他是俺們村最最重要的人,俺們村離不開他!”急救室里心臟監(jiān)測儀屏幕上顯示的心電圖越來越弱,逐漸變成了一條直線……

  時間在這一刻凝固了。還有7天,郭秀明才滿49歲。

  4天之后,惠家溝人扶老攜幼,手舉花圈,吹響嗩吶,以山里人最隆重的形式為郭秀明送行。鄉(xiāng)親們把為郭秀明刻下的“功德碑”矗立在村頭最高處那棵年年春天盛開出火紅火紅大花朵的木槿樹下。

  郭秀明走了。但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帶領群眾用生命搏擊貧困、奔向富裕美好生活的雄心壯志,一個共產(chǎn)黨人一心為群眾謀利益的山一般厚重的胸懷,一個共產(chǎn)黨人將自己的一生獻給黨的最壯麗事業(yè)的崇高理想信念,都永遠留在了這片大山之中!新華社記者張嚴平于紹良屈勝文(新華社西安電)

 

 

下一篇:

你是祖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