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段又升級!借疫情“冒充公檢法”青島公安兩級聯(lián)動爭分奪秒阻斷電詐黑手
“千萬不要相信,對方是假警察!我們才是真的!別轉賬匯款!”
“啊!他們是騙子?我差一點就相信了,謝謝你們!”
這是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反詐中心民警和市民董女士的一番對話。2022年11月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董女士遭遇電信網絡詐騙,青島公安多級聯(lián)動,反詐民警及時找到董女士勸止,避免其上當受騙。
11月3日上午9點,青島市反詐中心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疑似詐騙電話號碼與董女士正在聯(lián)系,反詐中心民警想通過96110預警專線與董女士聯(lián)系,但一直打不通董女士的電話。黃島分局反詐中心接到相關指令,民警到董女士家上門核實情況,但是董女士卻沒有在家。
種種跡象表明,董女士被詐騙的風險在加劇。民警圍繞董女士所住的小區(qū)及附近的賓館等場所查找,一直沒有找到董女士。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民警也非常著急,到了中午十二點多,民警連飯也顧不上吃,繼續(xù)尋找董女士。民警通過董女士的丈夫獲知,董女士可能在錦繡城小區(qū)附近的一家店鋪里,便迅速趕了過去,總算找到了她。面對突然而至的民警,董女士有些發(fā)懵。民警問她“有沒有轉賬匯款”,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民警算是松了一口氣。
經過詳細了解,董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不過騙子對騙術進行了“升級”,更加具有迷惑性。11月3日上午8點鐘左右,董女士的手機接到“00”開頭的號碼來電,一開始她沒有接聽,過了一會對方又打了過來。董女士接聽電話,對方自稱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說董女士10月31日在上海市做的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讓她在家里等著,會接她去隔離。董女士一聽慌了神,告訴對方自己沒有去過上海,肯定是弄錯了。對方告訴董女士一個電話號碼和一個身份證號,董女士發(fā)現(xiàn)身份證是她的,但電話號碼不對。對方就建議董女士報案,稱可以把電話轉接到上海市公安局。
隨后,電話被轉接給一個“民警”,“民警”讓董女士操作手機按了一連串的符號和數(shù)字,將手機進行了呼叫轉移,并指導董女士下載了一個可以視頻通話的軟件。一名身著警服的男子與她進行了視頻,稱調查發(fā)現(xiàn)董女士涉嫌一起洗錢案,在嫌疑人家里搜出了董女士的一張銀行卡,讓她配合調查。董女士越聽越糊涂,也越害怕,就按照要求把自己的多個賬號提供給對方進行核查?!懊窬闭f案件調查必須保密,不能讓別人知道,董女士就從家里出來,到小區(qū)外和“民警”通話,這也致使黃島分局反詐中心的民警一直找不到她。
民警告訴董女士,她遇到的是“冒充公檢法”典型網絡詐騙,騙子利用當前有些城市有疫情,在詐騙手法上加上了核酸檢測陽性的套路,讓受害人更容易相信。董女士幡然醒悟,聽從民警的建議從手機上刪除了相關的軟件。
反詐民警提醒,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繁多,詐騙手法翻新升級快,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務必提高警惕。一是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對外泄露,特別是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等。二是陌生電話、信息不要輕信,特別是涉及個人信息和財產的,絕對不能輕易相信,避免落入詐騙陷阱。三是未知鏈接不要點擊,對來歷不明的二維碼、網頁鏈接,絕對不要輕易嘗試去掃描或點擊,以免登錄釣魚網站或者下載病毒,造成財產損失。四是轉賬匯款前要多核實,凡是涉及轉賬、匯款、代購、墊付等有關個人財產的事情,一定要多方核實,確認沒有問題以后再做決定。
記者:尹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