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APP

打開

生態(tài)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青島珍稀鳥類圖鑒

2022-10-20 18:28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紅嘴鷗(學名:Larus ridibundus):俗稱“水鴿子”,體形和毛色都與鴿子相似,體長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體重225-350克,壽命32年。嘴和腳皆呈紅色,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尾羽黑色。紅嘴鷗數(shù)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許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海灣。主食是魚、蝦、昆蟲、水生植物和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劉學永 攝)

震旦鴉雀(拉丁學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鶯科鴉雀屬的一種鳥類,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稱為"鳥中熊貓"。它的名字非常中國化,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這種鳥的第一個標本采集發(fā)現(xiàn)是在中國南京,所以定名為震旦鴉雀。它們是快樂的小精靈,叫聲急促而連貫,非常好聽,唱得高興的時候,它們還會展翅歡唱。(胡慶昌 攝)

蒼鷺(學名:Ardea cinerea),是鳥綱、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也是鷺屬的模式種。大型水邊鳥類,棲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性格孤僻,嚴冬時節(jié)在沼澤邊常可以看到獨立寒風中的蒼鷺。在淺水區(qū)覓食,主要捕食魚及青蛙,也吃哺乳動物和鳥。(王海濱 攝)

白秋沙鴨(學名:Mergellus albellus)是鴨科、斑頭秋沙鴨屬的水鴨。全長約420毫米。除繁殖外常成群活動。通常7-8只至10余只一群,有時也多至數(shù)十只的大群。特別是遷徙季節(jié)和冬季。通常雌雄分別集群,雌鳥和幼鳥常棲息在更往南一些,一般喜歡在平靜的湖上活動。(王海濱 攝)

白鷺(英文名稱:Little 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于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王海濱 攝)

小?鵜(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鵜科小?鵜屬的一種潛鳥。體長25-29厘米,翼展 40-45厘米,體重100-200克,壽命13年。善于游泳和潛水,常潛水取食,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魚、蝦等為食。棲息于湖泊、水塘、水渠、池塘和沼澤地帶,也見于水流緩慢的江河和沿海蘆葦沼澤中。(劉學永 攝)

白鹡鸰(學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厘米,翼展31厘米,體重23克,壽命10年。棲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離水較近的耕地、草場等均可見到。經(jīng)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飛行時呈波浪式前進,停息時尾部不停上下擺動。(王海濱 攝)

翠鳥屬(學名:Alcedo)的鳥類,屬中型水鳥。食物以魚類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共15種,48個亞種。中國有3種: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最后一種常見,分布也廣。翠鳥扎入水中后,能迅速調(diào)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很強。(王海濱 攝)

紅頭潛鴨(學名:Aythya ferina)體長42-49厘米,翼展72-82厘米,體重700-1100克,壽命10年。很少鳴叫,為深水鳥類,善于收攏翅膀潛水。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魚蝦貝殼類為食。常見于蘆葦叢生和遮蓋條件較好的開闊水面,越冬期間活動于開闊的湖泊、水庫中。(王海濱 攝)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綜述

2022-10-20    新華社

山東省代表團深入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

2022-10-20    大眾日報

10月21日,二十大新聞中心將舉辦第五場記者招待會

2022-10-20    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青島市200處社區(qū)(村)養(yǎng)老服務站集中開業(yè)

2022-10-20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繁花似錦爭奇斗艷!秋季菊展 春季櫻花節(jié) 青島文旅再添“季節(jié)名片”

2022-10-20    青島新聞網(wǎng)

最新!浮山后三小區(qū)配套學校和幼兒園項目交付,即將投用

2022-10-20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又添“文化地標” 李滄區(qū)首家城市書房對外開放

2022-10-20    青島新聞網(wǎng)

青島新增兩家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基地

2022-10-20    青島新聞網(wǎng)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