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疫情戰(zhàn)線上的“最強大腦”,精密分析研判讓病毒無處遁形
即墨發(fā)生疫情以來,在現場指揮部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奮戰(zhàn),收集、統計和上報疫情信息,“復盤”病例軌跡、發(fā)現病例之間的傳播鏈條、分析疫情進展及風險評估,撰寫分析報告,為即墨區(qū)疫情防控決策提供信息支撐。他們由10名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戰(zhàn)士組建而成,雖未直面病毒,卻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他們就是抗擊疫情戰(zhàn)線上的“最強大腦”——即墨疫情分析研判組。這些組員均由青島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組成。
追蹤溯源,梳理傳播鏈條
即墨疫情初起,陽性病例散點式發(fā)病,讓人摸不到頭緒,但梳理軌跡所有病例都指向一個重點場所A,“分析研判組馬上找到現有每個病例與A場所的關系,盡快畫出A場所的傳播鏈圖!”青島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所長賈靜憑借專業(yè)素養(yǎng)和多次疫情處置經驗,迅速下達指令。分析研判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huán),傳播鏈則是追蹤源頭、進行研判的前提。
孫立濤是新入職市疾控的年輕人,專業(yè)出身的他迅速整理出思路,在電腦上清晰勾繪出A場所關聯病例之間的鏈條關系,傳播鏈條的呈現讓病例源頭逐漸清晰?!皞鞑ユ溈梢宰羁焖俣瘸榻z剝繭式地將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已發(fā)病例、時空交錯片段與相關核心信息串成一條條緊密相連的鏈條,理清病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組長信雪苓說“每一個新發(fā)病例我們都要溯源找到他的鏈條?!?/p>
研判組成員們每日緊盯電腦,仔細推敲,以鼠標當作畫筆,勾繪出即墨疫情中的條條傳播鏈,為分析疫情進展態(tài)勢及防控建議的提出打下了基礎。
科學施策,分析疫情態(tài)勢
“大家分一下工,每人負責一個風險場所,稍后一起討論研判一下風險,之后形成研判報告?!睆拿刻烨宄康搅璩浚诮M長信雪苓的帶領下,分析研判組的“智囊團”們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撰寫疫情研判分析報告,組員們以本次疫情的重點場所A為中心,整理出了不同風險場所的研判分析及研判意見,形成一份又一份研判分析報告,用專業(yè)和細致詮釋疫情防控的責任與擔當。
信雪苓介紹:“研判是疫情防控措施制定的前提,我們必須掌握最新疫情動態(tài),知曉每起聚集疫情人數,了解每個病例的源頭;我們會根據病例三間分布即在人群、地區(qū)和時間上特征,每個病例的發(fā)現方式及感染來源,實時分析并預判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實現疫情防控工作可視化展示,為疫情發(fā)展的精準研判提供有力支撐?!?/p>
即墨疫情以來,分析研判組撰寫研判日報12期、階段性分析報告11期,形成研判分析、研判意見50余篇,提出防控建議供各級指揮部決策參考?!拔覀兊难信袌蟾娉蔀橹笓]部專家組的重要決策內參”王存說。
精準統計,快速信息流轉
分析研判組里還有一群“表哥表姐”們,他們的任務是每天統計各類報表,每隔兩小時推送一次最新數據庫,因為一直和各種表格打交道,被大家戲稱為“表哥表姐”。老將劉艷帶領這群年輕的“表哥表姐”們,精準快速的將各流調隊實時報送的信息錄入到感染者庫、密接庫、風險場所庫,分析每個風險場所的疫情動向,為風險研判提供佐證,為進一步實施省內外關聯人員協查、風險點消毒、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劃分提供數據。負責信息流轉的成員洪敏說“我們的任務是將梳理的風險點核實無誤后,推送給其他工作組,以便于進一步采取防控措施。”
“數據統計及信息報送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各類數據及表格不定時的更新、報送,都是我們每天要反復做的事情,是一項系統而細致的工作,考驗著每一個人的耐心、細心和嚴謹性?!眲⑵G說“年輕人們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將快速補充到疫情防控隊伍中來?!弊?月5日起,分析研判組共報表30余份,他們及時統計和推送這些數據,讓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數據信息鏈得以高速傳送,形成了數據信息獲取、流轉、反饋于一體的運轉機制。
“疫”不容辭,嚴守陣地。分析研判組的成員們24小時運轉、精準分工,建立全鏈條工作流程。作為疫情防控的“智囊團”,他們將每一條傳播鏈、每一份數據報表、每一個研判結果報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出了兼具專業(yè)性和前瞻性的防控建議與措施,是這場戰(zhàn)“疫”中當之無愧的“最強大腦”。
記者:齊娟